藍繼紅西慶農場(五師三團)
Lin是我的新交網友,她待人很真摯誠懇,辦事很認真執著,為響應知青老師回農墾支教助學的倡議,她主動為支教活動捐了一次又一次的款,並在其任職的單位發動大家捐出三百多冊書籍贈送給農場學校圖書館。
MM最近送我一個命名為“圓夢”的晶瑩剔透玉石小掛件,姑勿論小玉石其價貴廉,那是MM對我真誠的祝賀和激勵。
在一次夏日郊遊中,偶和LMM同居在一室。雨夜難眠,我們躺在床上重拾如煙的往事,知青歲月的回味如一股溪流汩汩流淌。待說到知青網時,思緒又如潮水般的湧起波瀾,不禁又得意地說起今年終歸完成了一直以來我夢寐以求想做的三件事,LinMM好奇地探問起究竟。
——自2002年學上網以來,我注意到全國五大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戰士都有自己的網絡家園(知青網),唯缺廣州軍區的。建一個由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戰士主辦的知青網站,為南國兵團戰士提供一個文化思想交流的平台成了我的一個夢想。其間,我也曾為之努力過,探索過,青島老三屆壇主再三聲稱願鼎力助我建站,但終因資金問題一直拖延著未能成事。
2006年海南農墾總局邀請300知青回訪墾區,期間偶和小Pang一拍即合,把欲建知青網的想法馬上在知青中傳播出去並得到了許多朋友的支持。回穗後不久,並和新結交的多位回訪知青朋友一起商議,許多朋友當即為建網捐出款項,尤其難得的是得西聯知青企業家Huo和龍江知青Hu出錢出力出計策,最後西慶農場職工子弟he先生主動請櫻由他所主持的省郵電學院為我們完成了粵海知青網的建網工作。並於八月一日正式對外開網。感謝農墾總局對知青的召喚,促使知青們開網成功,遂還我一願。
——有生之年希望能為農墾再做一件有益的事。其因,我是兵團第一批知青黨員,在兵團時獲得過許多的榮譽。然而,我當時身體很不好,後期輾轉各大醫院住院治療,故一直沒能為農場做什麼工作,直到兵團解散前被動員勸退。離開了農場後,一直想回報農墾培育之情,這回利用網站搞了知青回墾區支教,夫妻雙雙去支教,我親自走上講壇為孩子們講課。雖是短期的支教,偶也和其他知青老師一樣在海南這塊熱土上再度發光發熱,感謝熱心為知青網捐助的朋友們,由於網站財源底氣足,才可以在為農墾幹一點實事時能得心應手。也感謝知青老師們的通力合作,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華,再次報效了第二故鄉的親情,助我一了心願。
——當年,我下在儋縣西慶農場八一隊,老工人對下鄉知青們和我姐妹的關懷備至,至今仍讓我們念念不忘。能為西慶,為八一隊老工人做一件實事更是我的夢寐以求。沒想到在支敦調查裏無意中發現原連隊的老工人cyq大姐的生活困難依舊,成了農場特困戶,她家兒媳盲啞,一對殘疾夫妻養兩小孩,老工人自己更是老邁年高沒文化,兩小學童就學成了一大難題。支教調查回來後,我在網絡發表了《如果你願意,請和我拉起手》的帖子,借助了網絡的力量,發動知青們一起助學捐資,當時勿論海南海北,不少知青慷慨解囊,滴水彙成河。大家伸出援手為她解決了兩學子就讀困難的問題。在這要深深地感謝善良的老知青們,是他們幫助了昔日連隊特困戶,解我心結還了願。
網站建站一年許,借助大家的力量,我盡了努力,償了多年夙願。生命中有一些東兩,如流水似輕煙,一旦飄過就再也尋不回來。生活要有所追求,要借助機緣,更要有所努力才會有快樂。一個人在世上實在是微不足道,一年裏能完成這三件事,想想就得偷著樂!LinMM真的為我高興,她特地送了這塊“圓夢”玉,以賀我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