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斜塔的智慧(1 / 1)

據北宋學者沈括所著《夢溪筆談》的記載,五代到宋初(十世紀後半期)有一位最優秀的建築匠師名叫喻皓。他曾經編寫過一部三卷本的《木經》,總結建造木結構房屋的經驗。書中嚴密地規定了梁架結構中各部分的尺寸,使木構建築物進一步規範化。

傳說當時的吳越國王曾經在杭州梵天寺建造過一座七層木塔,但造好後塔身經常擺動,經過喻皓建議逐層加板釘實後,塔身才固定下來。

又相傳喻皓在汴京(今河南開封市)城裏還造過一座最高的木塔,但塔身卻向西北傾斜。人們都奇怪地詢問為什麼要建成這樣的斜塔?喻皓回答說:這是由於汴京的地形無山,又經常刮西北風的緣故,經過上百年後,塔身自然就會正起來。如果這一傳說屬實,那麼這座塔就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斜塔了,它比著名的意大利比薩斜塔還要早兩個世紀。

點擊成長:

中華民族的智慧源遠流長,有很多超越世界同期的優秀人物和優秀作品是不足為奇的。喻皓建斜塔,也許隻是一個傳說;意大利著名的斜塔保留了下來,供世界人民膜拜;中國的斜塔沒有留下來,但是這種精神流傳了下來,這是更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