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愛情與婚姻(1)(1 / 3)

據說在德國的某個地方,存在一種傳統習俗,內容是測試一對新人是不是能夠一起過得幸福美滿。新郎和新娘將在舉行結婚典禮之前被帶到一片廣場上,在廣場上有一顆被砍倒的樹木,這棵樹是提前放置好的。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用一種兩頭都有把手的鋸子,一起將樹幹鋸為兩截。

據說在德國的某個地方,存在一種傳統習俗,內容是測試一對新人是不是能夠一起過得幸福美滿。新郎和新娘將在舉行結婚典禮之前被帶到一片廣場上,在廣場上有一顆被砍倒的樹木,這棵樹是提前放置好的。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用一種兩頭都有把手的鋸子,一起將樹幹鋸為兩截。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測驗觀察出他們是不是能夠互相合作,以及合作的程度如何。如果說他們不懂得如何與對方協調一致,那麼,他們將影響到對方的行為,最後便無法完成測驗。假如其中的一個想要獨自來完成,以顯示自己的能力,而另一個又讚同他的觀點,選擇站在一邊,那麼,他們所用的時間就會很長,而效果卻很一般。如果想要達到最好的結果,他們就必須一起努力,並且要做到合二為一。由此可見,這些德國人早就知道組成美滿家庭的前提是懂得合作,善於合作。

假如說有人問我:愛情和婚姻的本質是什麼?我可能會將我的想法告訴他們,當然,我的理解並不一定是全麵的:“愛情或者是婚姻,可以說是人類對於另一半最真誠的奉獻,愛情的表現形式有很多,比如說愛情中的默契,身體上的親密,或者對下一代同心協力的養育。我們能夠察覺到,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最需要的就是合作,這裏所指的合作不單單是為了夫妻雙方的利益,其實也是為了社會的利益。”

其實,關於愛情和婚姻中的合作是為了社會整體的利益這樣的解釋,是可以作為解決任何事情的依據的。就算人類在追尋伴侶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軀體上的吸引力,對於人類而言,這樣的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總是強調:由於人類在身體上會受到各方麵的限製,所以在這個荒涼的星球上,他們無法一直生存下去,所以,如果想要讓我們的生命得到無限的延伸,就要利用我們生育後代的能力以及軀體上的互相認同來不斷地繁衍生息。

處於這樣的社會中,在愛情方麵我們將受到來自各方麵的挑戰和糾纏。一般來說,婚後的夫妻雙方都麵臨著這樣的問題:父母會關心、幹涉他們的生活,甚至連整個社會都被攪入他們的生活中,亂作一團。所以,我們一定要找到一個方法,讓這個問題得以解決,而我們的討論一定要是客觀的,不帶任何個人情感色彩的。我們要把自己的心靈清空,忘記所有既定的規則,在這個問題的討論過程中,一定不要受到來自其他方麵的幹擾。

我們不能用一個人的想法去單方麵解決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一種或幾種係帶的製約,我們幾乎都是在一個固定的區域或範疇內生活的,所以,所有的活動都必須遵照一定的準則。我們之所以會被各種係帶所牽製是因為:第一,我們是在這個星球上的某一個固定的地方生活發展,而且這樣的環境經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客觀的製約因素。第二,我們是在同類中生存發展的,因此一定要學會適應環境,適應同伴。第三,人類都有明確的性別區分,而我們種族的未來就依賴著這兩種性別關係。

我們不難了解,如果一個人時刻關心同類的生存狀況及是否幸福,那麼,無論他在做什麼事,都會首先為同伴考慮,他在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也會非常注意,一般不會損害到其他人的權益。有趣的是,他未必了解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竟然是這樣的,如果有人問他,他可能也無法清晰地說出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然而,他卻在有意無意地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追尋人類的幸福和提升,從各種各樣的活動中,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對此保持濃厚的興趣。

有很多人對於人類整體是否幸福這件事所持有的態度都是不冷不熱的。他們不會主動思考:“我能夠為同胞帶來哪些好處呢?”“我要做出怎樣的努力才可以成為群體中對其他人有益的一員呢?”他們所關心的隻是:“生活對於我而言,有什麼樣的意義?我能從中得到怎樣的好處?如果想要得到我渴望的東西,需要付出什麼?有沒有人時刻為我著想呢?其他人對我的看法是什麼樣的?”如果一個人在麵臨生活問題時所持的態度也是這樣的,那麼,他也會用同樣的觀念和方式來解決愛情和婚姻中的困難。他會不斷地追問:“這究竟能給我什麼樣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