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學生普遍感覺在麵臨考試時神經緊張,一麵對空白的試卷,大腦就立即變得一片空白。於是他開始恐慌,幾乎想不起來任何東西,這樣下去,考試結果可想而知。催眠有助於克服這一常見現象。學生在考試前接受幾次催眠治療,催眠師在治療中暗示他的無意識心靈說:“你在考試時會感到平靜、放鬆,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思考過程。你會保持頭腦清醒,最重要的是,你能夠記得自己所學的點點滴滴。”除此之外的暗示還有:“你在考試完畢後會感覺平靜滿足,認為自己已經盡力而為。”這可以避免考試後恐懼。在考試時正常發揮極為重要,因此任何患有考試神經緊張和恐慌的人都應當考慮嚐試催眠療法,這確實有效。不過要記得,催眠本身不能使你成功通過考試,你必須要付出努力、認真備考。催眠隻能夠幫助你樹立起記憶優良的信心,並時時提醒你要記住必須記住的東西,你自己必須堅信“我能行!”
對於學習的興趣以及自信,恐怕是學好功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條件。催眠首次要做的就是讓孩子了解學習目的,間接建立興趣。如果每一個孩子對學習的個人意義及社會意義有較深刻的理解,那麼就會認真學習各門功課,從而對各科的學習發生濃厚的興趣。比如說,對一個討厭學外語,對學外語充滿畏懼情緒的孩子實行催眠。在催眠狀態下給他下達提高學習外語的積極性的暗示指令。可以這樣暗示:外語是我們和外國朋友交流信息的一種有力的工具,也是打開知識寶庫的一把鑰匙,多學習一門語言,就可以為你多打開一個嶄新的、奇異的美麗天地。現代社會一時一刻也離不開外語,如果你想要結交外國朋友,使用國外生產製造的產品或者到其他國家欣賞那美麗的異域風光,體會那裏的風土人情,你就必須要學會外語,隻要你一步一步努力。紮紮實實打牢基礎,將來一定會學得很好的。
在給予暗示性指令之後,可以讓孩子在催眠狀態下聽一段外語,讓他背下來,翻譯過來,然後就可以暗示他說:你背得很快,翻譯得很準確,你有學習外語的天賦和才能。你就高高興興地學吧,這樣你的單詞就記得更快、更準,語法就練得更熟了,你一定能學好外語的。接著,還可以讓孩子在催眠狀態下反複背誦那段外語。因為這是處於催眠狀態,孩子會遵從暗示指令,反複進行背誦,專心致誌,這在孩子意識清醒的時候是較難做到的。
當把孩子喚醒之後,雖然他已經記不起催眠狀態下學的那些內容,但是卻感到很熟悉,就會很容易地背下來,學習的情緒也就有了越來越好的變化。經幾次這樣的催眠,孩子學習外語的興趣和自信就會有明顯的提高,以後也就可以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學習了。
知識鏈接:小團體催眠
在任何一個群體中,由於自身的性格、愛好、興趣以及目標等因素相仿,就會逐漸形成一種統一的小團體文化。在這之中,小團體中的語言具有不可忽視的催眠效力。
小團體語言,是某個團體中經常使用的話語。雖然大致來說與團體範圍之外的人並無太大差別,但也有其獨特之處。例如,網絡語言就屬於典型的小團體語言,其中有許多文字、詞句是網絡上獨有的,比如灌水、潛水、樓主、沙發、板凳……這些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或者意思用法與之截然不同的語言,成為了隻有網絡群體才懂得的語言形式。在這樣的小團體中,各區域之間的語言差異、行業術語使得團體內部之間的溝通具有獨特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將知識性、互動性、趣味性融為一體。
正是由於小團體語言的這種定位,使得我們不由自主地認同自己作為團隊一員的地位、角色和價值。既然心底已經認同,那麼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觀念、思維、行為與團體對照,不相同的部分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修改,以適應和屬於這個團體。這就是所謂的小團體催眠。
3.催眠成就人際交往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有的人遊走於各種人之間,不管與什麼樣的人交往,他們都能表現得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但是,對於某些在人際交往方麵有障礙的人來說,人際交往簡直就是他們的噩夢。比如患有“社交恐懼”的人,他們無法與人進行正常的交流,甚至因為不善人際交往而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嚴格說來,社交恐懼不是一種病。它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並不是很大,而且很多人總是覺得恐懼社交跟人天生的性格有關,所以對於這種現象常常不予以重視。雖然輕度的社交恐懼並不會對人的生活帶來特別大的影響,但是嚴重的社交恐懼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危害了。有社交恐懼的人因為害怕被人們另眼相待,即使恐懼也會極力壓抑,但最後隻能使問題變得更嚴重。長久陷於這種惡性循環中,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著極度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