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為何員工對企業缺乏感情(1 / 2)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要使員工兢兢業業地為企業效力,僅僅靠雇用與被雇用的關係進行維係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投入感情。

9.1 愛員工,企業才會被員工所愛

不少企業管理者曾發出這樣的抱怨:自己給予員工的工資在本地同行之中是最高的,但卻留不住他們。是啊,為什麼會留不住人?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兩則故事。

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先後創建了兩家公司——京瓷公司和第二電信電話公司,後來都成為世界500強的知名企業。他的成功經驗就是把珍惜每個員工作為經營公司的目的之一,把實現所有員工物質和精神的幸福作為公司的核心理念。他認為公司不僅要實現經營者自己的夢想,也要滿足每一名員工的願望和追求。

另一則故事也是來自日本的一家企業——豐田汽車公司。豐田企業設有自己的“全天候型”體育中心,在這裏設有田徑運動場、體育館、橄欖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等。豐田企業積極號召員工參加這類活動,使員工在工作之餘能在這些活動中尋求自己的另一種快樂。

不難看出,上述故事中的企業在員工管理方麵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即關愛員工。由此我們不難得出前麵提到的那個問題的答案,即缺少關愛員工的企業氛圍。

“愛你的員工吧,員工才會加倍地愛你的企業。”這是很多國內外知名企業對企業管理者的忠告。隻有這樣,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否則,企業的發展則會困難重重,下文列舉了其中的兩種負麵影響。

1)一旦其他競爭者支付更高薪酬或在其他方麵為員工提供較為優厚的待遇(如良好的工作氛圍、彈性化的激勵機製等),本企業中的員工就很可能會“另謀高就”,造成人才的流失。

2)工作積極性不高,團隊合力弱,員工對企業缺乏歸屬感。

9.2 互惠原理: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托馬斯·彼得斯曾大聲疾呼:一邊歧視和貶低你的員工,一邊又期待他們去關心產量和不斷提高產品質量,無異於白日做夢!因此,企業需做到關愛員工,這樣員工必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曾有位大學教授做過這麼一個實驗:他給隨機抽樣挑選來的一群素不相識的人送去了聖誕卡片。雖然他也估計會有一些回音,但隨後所發生的事情還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那些素未謀麵的人寄來的節日賀卡,像雪片似的飛了回來,大部分給他回贈卡片的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過打聽一下這個陌生的教授是誰,而是收到卡片後,就自動回複了一張。

這個實驗規模雖小,卻巧妙地證明了我們身邊最有效的影響效應之一——互惠原理在人們的行為中所起的作用。

互惠原理認為:我們應該盡量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