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如何讓溝通收到良好的效果(1 / 2)

管理離不開溝通,溝通滲透於管理的各個方麵,然而,由於主客觀因素的製約,企業內部的溝通並非是暢通無阻的。

5.1 在平等輕鬆的狀態下實施溝通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我們常常可以發現類似的問題:作為總經理,你說的話有時經常被下屬片麵地理解或者執行;而下屬有意見或者建議,從來不主動找你講,甚至你問的時候他們還是“有所保留”。

為了提高溝通的質量,企業首先需要打破職位等級之間的壁壘,盡可能實現平等溝通。讓我們來看一看零售巨頭沃爾瑪的做法。

沃爾瑪注重與員工的溝通,在公司內,沃爾瑪推行的是一種“開放式”的管理理念。

公司給每位員工提供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在沃爾瑪,任何時間、地點,任何員工都有機會發言,都可以以口頭或書麵形式與管理人員乃至總裁進行溝通,提出自己的建議和關心的事情,包括投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對於可行的建議,公司會積極采納並用來管理公司。在沃爾瑪公司,經常有一些各地的基層員工來到總部要求見董事長。董事長沃爾頓先生總是耐心地接待他們,並做到將他們要說的話聽完。如果員工是正確的,他就會認真地解決有關的問題。他要求公司每一位管理人員認真貫徹公司的這一思想,而不要隻做表麵文章。

沃爾瑪較少有等級森嚴的氛圍,從創始人山姆·沃爾頓起,他就很樂意和員工在一起,將自己所倡導的價值觀傳輸給員工。到今天,沃爾瑪各級管理人員依然貫徹著企業的這種文化。

這種無障礙的溝通模式無疑對促進企業內部的溝通是有著積極的影響的。在這種模式下,員工和企業管理者能做到“平等溝通”。有了這個前提,才能真正提高溝通的效率。否則,將會出現如下兩種情形。

1)在信息傳遞過程中,在每個環節上都有可能出現信息的失真,從而影響信息到達的有效性。

2)員工的意見和心聲不能有效地反饋至企業管理層,導致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降低。

5.2 位差效應:消除層級溝通之間的障礙

阻礙企業成員間信息和情感溝通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莫過於成員間因職位高低不同而造成的心理隔閡,這種情況被管理界稱為位差效應。其意思是指:由於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處在比別人高的層次而凸顯出某種優越感,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處在比別人低的層次而產生某種自卑感。

溝通的位差效應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對企業內部溝通進行研究後得出的重要成果。他們發現,來自領導層的信息隻有20%~25%被下級知道並正確理解,而從下到上反饋的信息則不超過10%,平行交流的效率則可達到90%以上。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平行交流的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為平行交流是一種以平等為基礎的交流。

企業實現高效率和充滿生機活力,有賴於下情能為上知,上意迅速下達,有賴於部門之間互通信息。每一個成功的企業管理者都非常重視同員工之間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