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一碗水能否被端平(2 / 2)

員工不是在真空中進行工作的,他們總在不斷進行比較。因此實施獎懲時,對取得同等成績的員工,一定要實施同等層次的獎勵;同理,犯同等錯誤的員工,也應受到同等程度的處罰。

阿蘭在一家會計公司已經工作一年了,工作像她期望的那樣令人滿意並具有挑戰性,經理對她的工作表現也十分滿意。最近,經理給她的月薪又加了200元,她的月薪調至4900元。

但是,她的工作積極性卻在最近幾周裏大幅下降。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公司新近聘用了另一位和她同一個學校畢業的大學生,這名新來的員工比她還少一年的工作經驗,但是月薪卻是4800元!

為此,阿蘭心裏極為不平衡,她甚至說要辭職去另找一份工作!

這個故事很簡單,但反映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激勵的公平性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亞當斯認為,勞動者工作的積極性不僅受絕對報酬的影響,而且更重要的是受相對報酬的影響。

他們首先思考的是自己的收入與付出的勞動之間的比率,然後還要將自己的收入和付出之比,與相關人員的收入和付出的比率進行比較。當人們把自己的報酬與做同樣工作的其他人的報酬相比較,發現二者是相等的,他會感到這是正常的、公平的,因而心情舒暢地積極工作;當他發覺二者不相等時,內心就會產生不公平感,於是有怨氣、發牢騷,影響了工作積極性。這種不公平的感覺出現之後,他們還會試圖去糾正它。

因此,管理者在設計薪酬體係的時候,員工的經驗、能力、努力程度等應當在薪水中獲得公平的評價。隻有公平的獎勵機製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公平理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啟示:

1.影響激勵效果的不僅有報酬的絕對值,還有報酬的相對值。

2.激勵時應力求公正,按照統一的獎懲標準對員工實施激勵。

6.3 功過賞罰要分明

對有功勞員工的獎賞和對犯了錯誤的員工的懲罰是理所當然的,不能有半點的遲疑與含糊。賞罰的關鍵在於賞罰分明與賞罰公正,否則賞罰就會失去應有的效力。對此,企業需做好如下兩方麵的工作。

6.3.1 明確獎懲規則

即把獎罰的規則盡可能形成明文的規章製度,製定出的製度應包括獎懲的內容、獎懲的標準、獎懲實施的程序等內容,以防止獎懲的隨意性。隨意獎罰,就可能使獎罰不公平。

6.3.2 做好對員工的心理疏導

作為員工,如果存在錯誤的公平觀,一味地追求“公平”,是非常危險的。它隻會降低你的工作積極性,將嚴重影響工作的進程和質量。因此,在激勵過程中,企業各級管理者應注意對被激勵者進行合理的疏導,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公平觀,使其認識到絕對的公平是沒有的,並且不要盲目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