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不妨設置一點小的障礙(2 / 2)

淬火效應,也叫挫折教育。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

貝利成名後,有個記者采訪他:“你的兒子以後是否也會同你一樣,成為一代球王呢?”貝利回答:“不會。因為他與我的生活環境不同。我童年時的生活環境十分差,但我卻正是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磨煉了堅強鬥誌,使我有條件成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沒有經受困難的磨煉,他不可能成為球王。”

讓我們再看看日本是如何實施逆境教育的。

日本幼兒園在日常教育內容中讓孩子赤腳走路,以鍛煉他們的忍受力;在很冷的天氣裏,讓孩子穿短褲到陽光下活動,鍛煉他們的抗寒能力和意誌力。日本中學生每到春秋季節,會被送到一些孤島上生活兩周,給他們一些工具,讓他們自己搭房子、抓魚、打獵維持生活,以使孩子受到磨煉。

古人說,“多難興才”、“人激則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哪個有成就的人不是在挫折中曆練,在挫折中成長起來的?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淬火效應:

1.對於恃才傲物、不善於合作的員工,有意為其安排一些難度係數較高的工作,通過工作中的失敗,讓他對自己有個客觀的認識。

2.當員工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處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時,對其施以相應的負激勵,如斥責、冷落等,以此來讓員工從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5.3 巧施挫折激勵,促進員工成長

有時候,負麵的激勵往往能達到正麵激勵想象不到的效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企業管理者需明確如下兩個問題。

5.3.1 掌握挫折激勵的方法

管理者進行挫折激勵的目的,就是要求下屬遇到挫折以後以積極的態度麵對,檢查自我、完善自我,促其升華。

一般來說,批評、斥責、冷落、降職等都是對員工進行挫折激勵常用的方式。至於具體選用何種方法,則要根據企業文化氛圍、員工所犯的問題等因素綜合確定。

5.3.2 需輔以其他激勵方法一起使用

使某個員工遭受挫折的目的,並不是要打擊他,而是要達到使他能夠從相反的方向去改善的目的。如果他一遭受挫折就一蹶不振了,就證明批評的方法和技巧不到位,這樣的激勵就不會有效果。

因此,在應用淬火效應處理一些員工問題的時候,也要注意把握好尺度,與其他激勵方法一起應用。如在批評完員工之後,要不忘立即補上一句安慰或鼓勵的話語。因為,任何人在遭受斥責之後,工作情緒勢必會受影響。此時管理者若能用一兩句溫馨的話語來鼓勵他,讓他體會到“愛之深,責之切”的道理,會讓員工以更加努力的姿態來麵對今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