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覺察力無處不在(1)(1 / 3)

1.識時務——以覺察力為先導

覺察力無處不在。並非隻有在處理“大事”的時候才會用到覺察力。在我們工作生活中,時刻都滲透著覺察力。誤時務者為俊傑。在“識時務”時,覺察力起著引導、決定性的作用。

覺察力強的人都識時務,識時務者都覺察力很強,他們知道如何防患未然並轉危為安。迂腐的人往往厭惡識時務者,因為識時務者在他們眼中與見風使舵的小人所差無幾。其實,世上原本就沒有明顯的對錯,好壞,善、惡之分。在情勢複雜的時候,隻要不涉及大是大非,大可做些變通的工作。“變則通,通則久”,隻有這樣,人生才能夠平穩地化險為夷。

人是社會的動物,離開了社會,人就無法生存,而社會的“多人”性和複雜性決定了隻有識時務者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而這必須依靠過人的覺察力和超強的為人處世能力,才能分清形勢摸清他人想法,再作出對自己有利的決定。這樣看來,識時務者從事的是一種高質量的工作,如果此人擁有良好的道理品質,就是很有魅力的成功人士了。

時務與人的覺察力密切相關。

某個集團的總裁因年齡的關係要離休了,幾位副總裁中有一位可能要接替他的職位,如果你作為部門經理,你要處理好跟幾個人之間的關係,這件事情非常微妙。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直接的現實關係;另一些是比較間接的未來關係,如何處理好這兩種狀態的關係,確實是一門較深的學問。現實關係能夠使你事業平穩,未來關係則可能使你更上一層樓,協調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時,你才能順利升級。要想維持某種關係就必須作出讓步和付出代價,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如今,識時務的“俊傑”越來越多了,因為人們深知“迂腐”代名詞的知識分子,也開始走向“百家講壇”之類的節目,開始宣傳自己的理念,開始借著節目的溫度熱火朝天的出書,開始荷包鼓鼓。可誰也不會說這就是“詐騙”,因為能勞者多得,這是等價交換。而且在社會上闖蕩,誰都需要來自各行各業的信息和各行各業人士的支持,一味板起麵孔做嚴肅狀,跟別人握手蜻蜓點水,讓人覺得他故擺姿態,最終隻能證明自己的無價值。因為這種行為會使他逐漸成為不受歡迎的人,而誰都不願意與不受歡迎的人為伍,於是,他的日子注定就不會好過,眼前的情景跟他的願望南轅北轍,他成不了有口皆碑的俊傑,連真誠的人都算不上。

但我們在識時務的同時,還要警惕這樣一類人,他們同樣很識時務,但是他們卻有著“小人”一樣的心理。他們專給人糖衣炮彈,更善於背後“捅你一刀”。對於這種“時務小人”一定要察之、識之、敬之、遠之。

“時務”是一個中性詞,關鍵在於人們的理解和自我把握,正直的人用它,就是善器,邪惡的人用它就是毒箭。這是“識時務者需要特別注意的。

要想在自己的單位中如魚得水,博得領導賞識,為自己的升遷鋪平道路。就要時時、事事覺察領導的意圖和動向,隨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應對策略。

準確覺察上級領導的意圖是與上級領導搞好關係的前提條件。每位上級領導由於各自背景的不同,其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與不同的上級領導相處時,應根據其性格、思維方式,因人而異地選擇工作方法和處理方式。

無論你處在何種職位,都不可能沒有上級(除非你是最高管理者)。

在與上級工作應酬中,一般包括以下程序:

接受指示、命令;執行任務;工作完成後的彙報。

一切工作都是從接受上級指示和命令開始的。當領導委派工作時,應立即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準備記錄。不要打斷上司的講話,要邊聽邊總結要點,要充分理解指示的內容,明確完成工作的期限和主次順序。當然,為了更好地理解上司的意圖,可以要求領導解釋一番,但若是你心不在焉,領導講話的時候需要“再說一次”,領導馬上會覺得這個人對自己不恭,從而影響他對你的信任。

要學會尊重你的上級領導,對上級領導做出的正確決策,應及時、切實地執行。

如果領導做出的決策確實與自己的想法相去甚遠,那也不妨首先執行這個決策,然後私下裏找領導交流一下,提出自己的看法,通過交流弄清上級領導做出此等決策的意圖,這樣才能知道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何種途徑,在什麼程度上貫徹上級決策。

無條件執行並不表示沒有個人看法,但是出於對全局的考慮,也不要幹出徹底否定上級決策的事兒。因此,對上級的決策應在實行的過程中覺察其意圖,把握好人個人意見的分寸,從而達到預期的工作效果。

了解上級的性格、工作方法和思維方式,不僅可以在實際工作應酬中去覺察,還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如單位聚會、與領導一同出差等機會與其交流,增進彼此了解,以便在工作中更好地配合領導的意圖,提高工作效率。

心態的調整、人格的修煉,影響、決定著自己的工作應酬水平。把握不住這一分寸的人,往往會受到無情現實的懲罰。所以,準確覺察領會領導的意圖極為重要。

3.“聽清”言外之意,別在交朋友時冒“傻氣”

覺察朋友的言外之意。善於聆聽既可以改變你與朋友的關係,方便辦事,還可以幫助你了解朋友的內心,避免傷害朋友或被朋友傷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