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做獨立自主的人(4)(1 / 3)

說明:如果上述情況都曾在你身上發生過或經常出現,那就說明精力集中這條學習的有效路徑被你自己給堵住了,你隻有克服掉這些壞毛病,才能使自己在聽課的時候,全神貫注不錯過每個細節和步驟。

二、教你一招

明天老師要講一首古詩,而你對古詩並不怎麼感興趣,怎麼辦?

你可以這樣做:

不妨先把詩中難解的字詞查一查,再試著譯譯句子。

第二天上課時,注意傾聽老師提的哪個問題是自己昨天預習過的,爭取能夠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邊聽邊記錄老師的講解,看與自己的預習是否吻合,由此避免因不喜歡古詩而引起的注意力轉移。

三、讀一讀:

注意力專一而成功的人

安培是一位著名物理學家。他在進行學習研究時,其餘的事全部可以置之度外,他就是靠著這樣的專注精神而獲得成功的人。

一次,他上街散步,但腦子裏仍然想著一道物理題,於是,從口袋裏掏出一支鉛筆,把馬路邊上停著的一輛馬車的黑車蓬當做黑板演算起來,突然,馬車出發了,“黑板”向前移動了,他也向前追著演算,行人的狂笑終於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才知道原來那黑蓬不是黑板。

又一次,他在沙灘上看見了鵝卵石,便又研究起“鵝卵石為什麼這麼圓的問題,他一邊想,一邊把這些小鵝卵石一個個裝進衣袋,不一會兒,又從衣袋裏掏出來,一個個地扔到河裏,到他想看懷表時,就伸手到衣袋裏去摸懷表,沒想到懷表不見了。原來,剛才他已經把懷表當做鵝卵石扔進河裏了。還有一次,他邊走邊專心思考物理題,走到家門口抬頭一看,隻見上麵掛著“安培先生不在家”

的牌子,於是扭頭便往回走,一直到了學校,他還在大街上夢遊般的徘徊,專注地思考著他的物理問題。家裏人見他半夜了還沒回來,就到處去找他,終於在街上找到了他。家裏人為他這種專注又好氣又敬佩。

第三課課後要注意複習

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他認為,學習並及時溫習,那將是件很高興的事。因為複習是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複習是對學習過的知識,從新的角度及時地再認識,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

不及時複習的學生,雖然他在學習中付出了不少勞動,但在“知識之車”上仍然是空空的。

你有過這樣的情形嗎·在平時的學習中,如果及時複習,你將不會從知識的階梯滑落下來。

及時複習,使你一步步攀上知識的頂峰。

複習做什麼呢·主要做四件事:回憶再現,細讀教材,整理筆記,及時記憶。

1.回憶再現。先不看書,也不看課堂筆記,靜靜地把老師當天講的內容回憶回憶,即說明自己上課是有收獲的,聽課效果是好的;如果回憶不出什麼,就要查查原因,是因為上課“走神”,還是聽課的節奏沒跟上,並采取相應的措施。回憶不出的地方,課上沒有弄懂的問題,應再開動腦筋想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回憶起來,問題能不能搞清楚。如果實在辦不到,就可以做課後複習的第二步——細讀教材。

2.細讀教材。同學們在課上學習的知識是間接的知識,主要來自課本,可以說“課本課本,學習之本”。在複習時經過“回憶再現”,回憶不起來的地方,搞不清楚的問題,大部分可以在細讀教材之中得到解決。要細讀教材,全麵過目,對理解的、記住的部分不必花費很多工夫,而對於不理解、未能記住的地方則要多花些時間讀。細讀教材時,要拿筆做些勾劃的批注工作。教材中的新概念、公式、定理、定律等處,分別用符號標出;切莫疏漏教材中不是黑體字,注釋中也沒有,但又是重要的地方;在教材中可以做一些必要的批注,寫出自己的理解、體會,以便在係統複習時迅速回憶和查找到教材中的關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