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警察違法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和預防、矯正(17569)(2)(2 / 3)

他律時期的職業道德

他律時期的職業道德是以職業義務為核心的職業道德,職業義務是客觀存在的要求,是從業者“應該做到的”或者是“必須做到的”。但有時在人的頭腦中同時存在著兩個相互矛盾的信念,例如認為,一個合格的警察必須要遵守警察組織的各種規章紀律,但同時又感到當警察吃虧,麵對某種誘惑又想違背警察的職業規範。這種情況使人產生內心的不和諧,在行為時給人“實用主義”的感覺,或者對人一套,對己一套。其實,這種情況下,隻有一個信念是真實的,起到了真正支配自己行為的作用。而另一個則是說在“口頭上”的“理論”。對於警察的職業道德規範自己沒有從心理上認同,但又覺得應該遵守,或者心有畏懼而不敢逾越,這就是他律時期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的他律灌輸,是職業道德的不可逾越的初級階段,也是一種不完善的職業道德意識表現。一些新同誌遲遲適應不了警察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強度,與他律階段的職業道德意識相關。一些同誌雖然工作,但是不心甘情願也是如此。一個優秀警察的職業道德意識是能夠跨越他律階段向自律階段升華的。

自律時期的道德意識

自律時期的道德意識是以職業良心為核心的職業道德,職業良心就是對客觀存在的職業義務的自覺意識。一個警察隻有把職業義務所規定的“應該做的”變成自己的內心需求,理解了職業義務中包含的光榮使命,並逐步具備了高度的職業道德覺悟和職業道德境界,才能在警察工作中獲得道德自由。

(1)242占68.17%的人表示將重新選擇警察工作,主要理由依次為:熱愛本職工作、有興趣、已經適應了目前的工作、年齡大了無法轉業、職業神聖、體現人生價值、伸張正義、為社會服務、收入穩定、重新把握機會。

(2)98占27.6%的人表示將不選擇警察工作,主要理由依次為:限製能力發展、工作太累、壓力大、錢少、失望、工作無保障、繁而亂、膽小危險大、地位低、人際關係複雜、缺乏興趣、難以實現自我、有時身不由己、現實的工作和人為環境與期望值差距太大。

(3)15人4.23%空答此題。

職業良心是在自覺履行職業義務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職業道德意識。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被試感到警察職業具有神聖感,熱愛警察職業,體現出絕大多數警察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意識、有職業良心,這是幹好本職工作的重要基礎保障。見(表15—11)、(表15—12)。警察職業良心作為一種職業道德情感,是對社會、職業、他人職業義務感的強烈表現。警察的職業良心不僅使警察表現出強烈的職業道德義務感,而且能夠使之依據一定的職業道德規則、規範和範疇自覺地選擇道德的職業行為,從而成為優秀警察發自內心的精神動力,在警察的職業行為中發揮主導作用。

在心理輔導中可以通過各種強化警察角色意識的訓練,通過團隊精神的培養和良好群體社會心理氣氛的建設,培養警察的職業良心。

職業價值目標形成時期的道德意識

以職業良心為核心的自律職業道德完善於職業義務為核心的他律職業道德。在職業道德的自律階段,如果忽視了作為他律的職業義務則會導致警察的職業道德輔導、教育向職業道德意誌論方向發展。任何職業道德的培養,都必須有製度紀律的保障。口頭上的理論,會根據需要,強製性地反複表現。而心中真實的信念會十分流暢、自然地表現在日常的行為中,這是一種無需費力地強製。職業義務和職業良心不斷地融彙,統一為職業道德價值目標,職業道德的他律和自律性交相輝映,發揮出強大的影響力,使警察的職業道德達到成熟的程度。所以,我們要在價值目標體係、信念方麵下功夫,讓那些支持警察工作目標的價值觀念、信念逐漸深入人心,讓那些幹擾、破壞警察職業道德的價值、信念脫離我們的價值體係。警察組織中一些非常優秀的先進人物,擁有這樣的職業道德體係。

同時,還應該看到,在社會日益多元化的情況下,在人與社會相互作用日益複雜的情況下,道德至上主義麵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道德準則的含義就會日益取決於社會背景。因此,警察的職業道德輔導必須建立在必要的製度、紀律和體製基礎之上,把道德教育具體化、多樣化,密切結合警察的工作實際,有助於預防、減少警察的違法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