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效應對群體氣氛的影響
警察組織是以男性為主體的組織,在個別完全由同性組成的群體中,人際關係出現了一些摩擦,適當讓少數異性參加該群體活動後,由於異性介入所產生的吸引和製約,會使人們的態度和認知發生一定程度的積極變化。這種僅僅因為通過“異性效應”的“潤滑作用”就使問題得以解決的群體,也不能簡單地認為其存在著非常嚴重的不良社會心理氣氛。
可見,有諸多因素會影響群體社會心理氣氛,不能將群體社會心理氣氛簡單地等同於思想覺悟。但是,又不能不看到群體社會心理氣氛的形成和發展同群體成員的思想覺悟水平是密切相關的。
14.2.2 不良社會心理氣氛的消極作用
群體內的不良社會心理氣氛可以減弱、抵消正常管理工作的作用,在群體大部分成員普遍存在逆反心理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使管理工作、思想工作成為負值。在一個存在不良群體社會心理氣氛的群體中,盡管人人都有進取意識,也不會形成以組織目標為每個人職業理想,團結奮鬥的團隊精神,甚至還會加速組織的瓦解。
在充滿矛盾的群體內,社會心理氣氛不好,探測環境必然要耗費更多的精力,對於一個剛剛進入該群體的成員,這期間就可能會強化其不良的動力定型;也可能會引起其對周圍環境穩定的消極情緒反應;也可能有人利用這個過程來達到個人的目的;周圍的人際關係矛盾還會使之產生抵觸情緒。這些都會削弱管理工作、思想工作的作用。
但是,無衝突也並不說明就存在良好的社會心理氣氛。有的群體中缺乏集體主義思想、團隊意識和工作熱情,人們之間隻存在可用工作程序表現出來的事務性關係,彼此漠不關心,甚至連簡單的問候也沒有。這種冷漠的人際關係會使人產生孤獨、苦悶的情感,形成對工作、對群眾消極應付的態度和自私自利的品德。
另外,領導本身存在的問題,例如,領導者作風與群體不相適應,如實行家長製式的領導,容不得別人在各個方麵超越自己;通過各種手段謀取私利;拉幫結派、用人為親等,必然會嚴重腐蝕群體社會心理氣氛。這種情況下領導者的管理工作就會失去說服力,越是強調加強管理和思想工作,就越容易引起群眾的逆反心理。
14.2.3 良好社會心理氣氛的強化作用
警察組織中的優秀群體一般都存在良好的人際關係,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息息相通,能夠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鼓勵工作中的競賽、競爭。良好的社會心理氣氛使得組織中的紀律、製度和規範化的各種要求逐漸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式管理工作格局。
有助於協調組織中人際關係
群體的活動效率最主要是取決於人際關係與人對群體、對工作的認識。其中任何一個方麵產生了矛盾均會影響群體的活動效率。良好的社會心理氣氛強化了“我群感”,縮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助於人自覺地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群體。例如,會使相對落後層的群眾和產生思想問題的人感到自己的行為、思想與他人之間的差距,這種客觀的認識是他們轉變思想,重新選擇行為方式的前提之一。暗示和服從,尤其是信任是群體規範內化、外化的重要促進因素,成為群體中相互影響的主要調節者。當存在各種不正確認識的人進一步感到集體的溫暖,感到自己的情感受到他人的尊重時,就容易對周圍人產生好感。這種心理狀態,有利於他們接受別人的影響和幫助,會促使群體內占主流的積極意識輻射擴散到他們身上,會使他們為了集體的榮譽和利益願意在一定場合、一定時間放棄個人的不正確認識,從而有助於他們個人的發展。另外,良好的群體心理氣氛也使得各方麵條件比較好的人樂於幫助他人。良好的群體心理氣氛促進了群體內不同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增進了理解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