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提高警察管理工作效能需要注意的問題
根據以上調查資料反映的問題,這裏僅涉及警察隊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和需要注意的與激勵機製、管理結構、管理思想、領導類型等相關的一些具體問題。
13.6.1.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不是同誌有了困難就關心一下,以人為本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即以個人的完善、發展為根本,以工作的實現為目標。管理工作中對人的嚴格要求、批評、處罰,不僅是為了組織有效地運轉,而且考慮到個人事業的發展。警察組織任何工作目標的實現,靠的都是具體警察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因此,在組織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個人的合理需要。
尊重下屬和下屬的意見
個別人在沒有成為領導者之前,與同誌關係密切,能夠忍讓寬容待人,而一旦擁有了權力則表現出完全相反的態度和做法,這是一個運用權術利用他人的人。權力可以使人變得嚴厲,但無法使人獲得信任和支持。這樣的領導不懂得以人為本的意義,會降低組織的運行效能。
任何工作,在做出決策之前同誌們都有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力。如果領導者認為自己的構想高人一等,就不會認真對待不同的意見。即使是為了體現民主程序,讓大家提出建議也不過是虛晃一槍走過場。其實,在警察組織中好的工作方案就如同是企業的資產,領導者不一定是最聰明的人,而應該是最會吸納合理建議、最善於做出決斷的人。如果領導者工作簡單粗暴,壓製不同意見的正常表達,這是對同誌的不尊重,長此以往必將成為“單幹戶”。
關心下屬的身心健康
每年都有幹部體檢,這本身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但是,如果對於體檢發現了身心健康問題的人沒有相應的政策,沒有解決問題的實際辦法,那麼體檢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警察組織是剛性化管理的組織,是突出貢獻與奉獻的組織,任何人在這裏探討投入產出是否合適,斤斤計較都不會成為好的警察。警察的平均壽命低於市民平均壽命10歲,許多警察英年早逝,倒在了工作的崗位上。這是警察的工作特點使然。一個好的警察,就應該有奉獻精神。
但是,領導者應該有身心健康意識。如果領導者對於自己的幹部長期帶病堅持工作,對於自己的幹部因為忙於工作連自己的家人重病都舍棄不顧這樣的事情都視而不見,或者無視幹部的心理健康問題,這同樣不是以人為本。此外,稱職的領導者懂得家庭的穩定與隊伍的穩定有著密切的聯係。
警察組織需要獨立的個人負責精神,更需要協同作戰的合作精神。以人為本從個人角度則體現為自行負責的工作態度。既清楚自己在組織中的角色,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和對組織負責之間形成了內在的統一。
以人為本在警察管理工作中不應該是權宜之計,也不僅僅是具體的管理方法,體現的應該是一種管理的理念、價值觀和警察組織的文化特征。
13.6.2.規範的管理和正規的訓練
警察組織的工作任務是通過不同的警察個人來完成的,人力資源不同於物質資源,不能靠簡單的降低成本,加大使用力度來提高利用效率。而應該通過管理和訓練,向素質要警力。
為了嚴格隊伍管理,警察組織始終在加強“規範化管理”。“規範化”是指在行動上、在具體操作上以達到“規範”為目的的行為。警察組織是紀律嚴明的組織,在工作和日常行為方麵有許多嚴格的紀律規定,設置了許多不可逾越的“高壓線”,甚至連著裝、發型都有具體的規定。在工作的質與量方麵都有具體的要求和考核標準。隻要“規範化”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就有利於隊伍的管理和建設,就必須得到貫徹執行。向素質要警力的另一重要途徑是加大警察隊伍的培訓力度,晉職、晉級和各種競爭中的淘汰都應該經過培訓和考核的過程。這種培訓和考核應該緊貼工作實際,由應試教育向活動訓練課程和素質教育方向過渡。
把規範化管理和教育訓練視為形式而束之高閣,出於感情與顧慮的原因使之無法得到切實執行,或者由於時間的因素領導者失去了一視同仁、不拘一格、獎懲嚴明的豪氣,都會削弱管理的效能。要想充分發揮規範化管理和教育培訓所起到的積極心理效應,必須要樹立規範化的意識、要有規範化的措施、領導首先要在規範化的約束之下開展工作。
規範化管理和教育培訓的心理意義在於,嚴格的管理和正規的訓練會使人產生一種壓力,盡管有時會使人感到不愉快,但如果能夠一視同仁的話,理智會使每個人認識到這是組織建設所必需的,同時也會因此自律。另外,近乎苛刻的製度使人感到工作的價值和這個組織的希望,有助於人工作的正規化、職業化。經過服從、同化、內化和外化的社會化過程,當個人和集體感受到規範化帶給個人和組織的好處時,就會將“不得不”的約束轉化成“溶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的自我行動方式。這時的人是自覺的警察,組織將是成熟的、規範化的、有效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