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2章 警察組織領導與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學問題(28424)(6)(2 / 2)

13.6.3.公平競爭與人員合理流動

規範化管理把競爭機製引入了警察組織的發展建設中,競爭機製激勵每個人努力學習、努力工作,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提高了警察組織的工作效能。在這種機製中,個別不思進取的人對整個警察組織而言失去的隻是非常小的機會,對個人而言則會喪失百分之百的機會,最終隻能被流動出去。對於組織來說則增加了生機和活力。

如果缺乏公平的競爭機製,使個別善於在人際關係方麵做文章的人能夠加官進爵,使那些隻知道工作的人,或者為了工作付出了傷病和鮮血代價的人受得不公正的對待,這是不合理的,違背了科學管理的原則,同時也是缺乏人道主義精神的。調查顯示,廣大民警對基層領導競聘上崗還是持普遍歡迎態度的,見(表13—12)。而公平競爭、公開競爭和機會均等的原則,從製度上保證每個人都有學習、發展和參與競爭的機會,則體現了警察組織以人為本,尊重人、關心人、支持人的文化特征。領導幹部在管理過程中,注重為部下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幹部的提拔使用上提倡公平競爭、光明正大,而不是搞人身依附、平衡政策、聲東擊西、暗箱操作,這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突出表現。

一個高效能的組織,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都應該是合格的,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處於適合的崗位上。在警察組織中,人員的流動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盡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但這種分工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人員的安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且不同崗位的調整同樣麵臨著擇優的競爭。隨著時間的變化,不同工作崗位對人的要求會出現變化,而且個人的素質和能力也在不斷變化。當人無法適應變化了的工作時,就要調出這個崗位。當更重要的一些崗位需要人員時,同樣也需要競爭上崗。否則,一個明顯無法適應工作要求的人占據了重要的崗位,就勢必會增加與其他人的摩擦,影響組織的發展。這種競爭基礎上的人員合理流動,促使人珍惜自己的崗位,發憤工作。

13.6.4 關心下屬的合理需要

需要產生動機,幫助下屬形成合理的動機,並滿足這種需要,就會激發警察的工作積極性。

工作的需要

經過組織的訓練和教育,廣大警察感受到警察工作的社會價值,產生了責任感、光榮感和自豪感,產生了積極主動的工作熱情。人的行動積極性總是表現在追求實現目標滿足需要的過程中,樹立明確的目標對人的工作積極性有著重要的激勵作用。領導者在管理工作中實行規範化管理,確定了具體的工作目標,這有助於人保持行為方向,消除不符合規範的需要,激發人的積極性。但這個目標應該是符合客觀實際,具備科學性的。另外,在需要警察執行特殊任務的時候,應該考慮配備符合特殊需要的裝備,采取相應的特殊措施,把警察的安全和身心健康始終放在重要的地位來考慮。

尊重的需要

警察的工作為了維護社會治安,打擊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體現了貢獻和奉獻的精神。人民群眾的愛護,社會的肯定是他們堅持做好工作的重要動力。因此,應該大力宣傳他們的工作成績,使優秀者獲得榮譽、立功受獎。當個別同誌在工作中被群眾誤解,或受到誣告陷害時,既應該教育他們正確對待,又應該及時澄清問題,給他們以肯定、關心和保護。要做到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

功利的需要

警察職業是個講貢獻、奉獻的職業,但是並不否定人對功利的合理追求。公平競爭與人員合理流動作為一種推進組織發展的活化手段,激發的正是警察組織中對功利的合理追求。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自發調動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動力和要求。在當今曆史條件下,應當正視,在許多情況下人的動力在於人的功利性。與貢獻、奉獻精神一樣,人的健康積極的功利需求同樣是警察組織發展的活化劑。

過去警察組織中更多地強調的是“黨叫幹啥就幹啥”、“服從組織需要”、“做一顆螺絲釘”,如今競爭、競聘給人更多的流動和發展的機會。不安心於一種工作,而去爭取另一種工作,不再簡單地是一種消極的行為。競聘領導工作崗位、渴望立功受獎,這種功成名就符合組織目標和社會的利益,才能夠實現,這是對人的功利性和工作成績的共同肯定。

後勤保障的需要

在可能的範圍內要考慮到警察工資、住房、子女教育和就業等方麵的需要,要考慮到不斷豐富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保證他們的休息時間,減少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他們在緊張的工作中能夠得到及時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