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0章 警察組織領導與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學問題(28424)(4)(1 / 3)

13.4.領導班子的合理結構

領導工作也是一種創造性工作,一個組織的順利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要領導人之間的合作程度。創造性人才並非是無術不精、無事不通的萬能人,這就決定了從事創造性活動必須善於與人合作,實現互補原則,達到最佳的整體組合,發揮最大的創造效力。所以,一個結構合理的領導班子,是一個組織興旺發達的關鍵。

13.4.1.年齡結構

領導班子的最佳年齡結構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不同年齡的人,具有不同的智力,不同的經驗,而且也具有不同的職能。有些工作需要經驗豐富的中年同誌來承擔,有些工作年輕的同誌具有更大的優勢。所以,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應該與實際工作需要吻合,並處於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平衡之中,隻有這樣的年齡結構,才能按人們的心理特征與智力水平,發揮各自的最優效能。

(1)年齡與智力

一個人的年齡與智力有一定的定量關係,心理學研究表明;知覺最佳年齡是10—17歲;記憶最佳年齡是18—29歲(機械記憶10歲為高峰,邏輯記憶20—25歲為高峰),35歲達頂峰後逐漸衰退下來;比較、判斷能力最佳年齡是30—49歲,動作、反應速度最佳年齡是18—29歲。

所以,領導年輕化,不斷新陳代謝,保持青春活力,是社會現代化的要求。

(2)年輕化的趨勢

領導班子的年輕化絕不是青年化。強調重視青年,絲毫不意味著可以忽略中年和老年同誌的作用。中老年同誌的豐富經驗和閱曆,對於各種管理工作和領導工作都是極為重要的,尤其是在組織變革遇到障礙時,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誌的表率作用,往往可以起到關鍵的促進作用。因此,領導班子年輕化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要著重領導集體中不同年齡成員的合理比例,要有一個與管理層次相應的平均年齡界限。既要防止領導老化,又要保證領導的繼承性。在不同的領導階層中,對年齡的要求和對年輕化的要求,也有不同的標準。例如,基層科所隊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與分局級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就是不同的。

13.4.2.知識結構

人的知識總是有多有少,有深有淺,一個領導班子的所有成員,不可能也不需要都具有同等的知識水平。若如此,則隻能構成知識水平的平麵結構,而不是立體結構,也就不能很好地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工作。所以,在領導班子中就有—個如何由具有不同知識的人組成最佳結構體的問題。

(1)高知識水平的要求

麵對形勢迅速變化中的警察工作,各級組織的領導班子必須具有足夠的知識水平,在整個警察知識結構中,他們應該屬於高知識水平的範圍。隨著教育的普及和我國社會知識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高學曆青年加入了警察組織,許多在職幹部通過學習也提高了自己的學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領導班子成員不具有更高的知識水平,就不可能有效地領導具有高知識水平的下屬。領導者麵對這種挑戰,必須把終生教育作為一項艱巨的工作。

學曆是知識水平的標誌之一,領導者具有相應的學曆是重要的,然而,學曆與實際水平並不能劃等號。學曆僅代表一個人曾經接受訓練的程度,並不能代表他的實際工作能力。科學研究表明,在一個人的知識結構中,大約隻有百分之十的知識是在正規學校中獲得的,百分之九十的知識是在工作實踐和職業學習中獲得的。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批通過自學具有很高專業知識水平和開拓性工作能力的人,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因此,在選擇領導幹部時,除了學曆之外,還必須考察其實際工作能力和知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