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警察組織領導與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學問題(28424)(3)(3 / 3)

13.3.5.領導者的意誌和勇氣

領導者要具有始終不渝的意誌品質。麵對工作中的新問題,克服困難,排除阻力是需要意誌和勇氣的。同時,領導者還應具有在沒有明確指示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開展工作的勇氣,敢於為自己和他人的工作承擔責任,並在工作出現誤差時能承認自己的失誤,無論對下級的工作還是對自己的工作都具有坦率、負責的自我批評精神。

13.3.6.領導者的寬容精神

社會心理學把寬容理解為有權力責備處罰而不加以責備處罰,有勢力報複而不加以報複的一種道德倫理觀念。寬容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品質。

從社會心理學觀點看,領導者不僅需要平易近人的性格特點,同時還需要兼具較高的涵養性。既能公平合理地處理下屬在物質利益和工作、生活中出現的矛盾、衝突,又能妥善地解決同級單位、上下級單位間的相互關係。寬容精神與報複心理、嫉妒心理是相對立的。人們思想觀念的更新、心理層次的普遍提高,要求領導者具有寬容的精神。領導者手中的權力可以成為對屬下任何一個“不聽話”的人最有力的報複武器,具有強烈報複心和嫉妒心—這種人類最低級情感的人,可以通過各種光明正大的名目,細微地觀察、研究每個人的弱點、缺點;又可以通過“加工”、“合成”、“改製”,然後以“負責任”的態度向上級報告;還可以吹毛求疵地幹擾他們不滿意的人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可見,作為領導者,一定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形成時代認知,經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充分看到自己的不足與他人的長處;認識到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要求自己不是抓住他人的短處不放,而是要激發他人的長處,努力創造條件使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

美圖鋼鐵之父—卡內的墓碑上雕刻著這樣一句話:“一位知道選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強的人來為他工作的人安息於此!”這對許多人都是有益的借鑒。

13.3.7.領導者的交際能力

領導者是一種多層次、多渠道的與群眾往來的過程,實現這一過程,要求領導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

社會心理學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心理溝通的重要因素,領導者善於理解人、同情人,能夠在不同層次,通過不同渠道與群眾發生聯係,是實現領導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不斷提高交往質量與效率,可以發現、培養下級的能力,促使下級產生群體向心力和認同感。交際能力是現代領導者的特征。

13.3.8.領導者的決策能力

決策能力是一種綜合性能力,這種能力表現為領導者能夠審時度勢,綜觀全局,預測未來;能夠敏銳發現、及時抓住、有效解決帶有全局性的問題和可能對全局產生影響的問題,保證整體工作的協調發展。

全局是與局部相對立存在的,各個單位、各個部門均有自己的全局,決策是在缺乏確定性的環境中,對若幹種工作方案的擇優選擇。如果決策正確,則會出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決策失誤,將會給工作帶來較大的損失。

有些領導者雖然具備戰略眼光,但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這主要有三方麵原因:

(1)知道應當抓全局性的問題,但不清楚在一個時期內哪些問題具有全局性,這與知識素養差、缺乏時代認知、水平能力低有關。

(2)知道哪些是帶有全局性的問題,但缺乏正確的決策觀念。比如,在決策工作中隻聽得讚成意見,聽不得不同意見,不懂得在廣泛聽取不同意見的基礎上所做出的決策,往往是最接近事實和科學的決策。可見,小生產的狹隘心理和陳舊的社會心理習慣,也會妨礙人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3)知道哪些是帶有全局性的問題,但不具備正確決策的方法。通過知識和信息的綜合,最大限度地預測出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並製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是領導者的職責。單憑個人閱曆、知識和智慧進行決策,己經不能適應領導工作的要求。現代科學技術已經為決策工作提供了許多新的方法,隻有采取科學的方法,按照科學的程序,依靠集體的智慧(決策集團、智囊集團),從宏觀到微觀,從全局到局部,都要進行周密的方案論證工作,對各種問題做出準確的判斷,才能減少和避免可能發生的工作失誤。

可見,領導者培養、提高自己的戰略決策能力,首先要具備時代認知,要有新的觀念,要有良好的知識素養,心理水平要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總之,從總體看,領導者應當不斷地從實踐中吸取智慧和營養,提高自己的素質。從個體看,領導者的素質相對說應當是高的,否則就不是稱職的領導。但是,任何人的能力、水平都不是天生的,領導者應當更加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