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警察組織領導與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學問題(28424)(3)(2 / 3)

恩格斯說:“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它的最終結果;這些原則不是被應用於自然界和人類曆史,而是從它們中抽象出來的;不是自然界和人類去適應原則,而是原則隻有在適合於自然界和曆史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74頁)可是,有些人顛倒了思維所應遵循的原則和出發點,在固定的模式內思考問題,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不善於獨立思索,唯上、唯書,而不求實。

社會責任感還表現為具有敏銳的嗅覺和較強的識別能力,既要善辨真偽,又要敢於同以各種偽裝出現的腐朽思想和錯誤行為進行鬥爭,積極地保護改革中出現的新生事物。

創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並不神秘。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福蘭克·巴倫博士在對具有創造力的人細心研究後,發現具有創新能力的人具有以下特征⑤:

(1)觀察事物時具有獨特的細致的敏銳性;

(2)能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地方,具有與別人不同的意見,而這個不同點往往是很重要的;

(3)同大家一樣觀察事物,考慮問題,但觀察問題的方法,考慮問題的角度往往不同;

(4)有獨特的認識和意見,而且不拘泥於這種認識和意見與別人的認識和意見是否相同;

(5)認真學習和積累各種知識,在熱心於此的同時,能比較各種意見的好壞,以此來充實自己的創新能力;

(6)與其說他是天才,不如說他在體力上、精神上充滿了活力,從而朝氣蓬勃;

(7)富於想象力;

(8)不認為自身能力是有限度的,使自己的思考廣泛地、有彈性地像氣球那樣向外延伸;

(9)不拘泥於形式,其態度和想法都是自由自在的;

(10)有意識地去過複雜多彩的生活,從不躲避困難與害怕的壓力。

13.3.3.領導者的知識饑餓感與自學能力

當今世界,生產、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思想觀念都處在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之中,知識更新周期縮短,信息量激增,隻有在吸收、掌握和運用知識上高人一籌的人,才能成為稱職的領導者。知識饑餓感已成為各級領導者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和觀念之一。

個別基層領導幹部至今仍嗅覺不靈,聽力遲鈍,目光短淺,習慣於照老經驗辦事,樂於閉目塞聽。這主要有三方麵原因:(1)思想僵化,落後於時代的發展。(2)缺乏社會責任感,出於懶惰、怕艱苦、求平安的心理狀態,拒絕再學習。(3)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又不願承認別人比自己強,為了掩蓋不安心理,對眾多信息采取了閉目塞聽的拒絕態度。這種人顯然不能勝任領導工作。

在科學昌明、知識爆炸的時代,具備強烈的求知欲望,是基層領導幹部的基本素質之一。這是因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成果,必然要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缺乏知識饑餓感,就無法從眾多信息中,及時、準確地發現、選擇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果一個人以為自己的水平會隨著職務的提升而自然提高,不再學習,就會變成庸才。現代信息傳播的特點,決定了人必須接受終身教育,同時,也為不斷學習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領導者的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積累,也是對自己思維方式的改造,對自己智力資源的開發。

知識的豐富會對人的心理產生多方麵的積極影響,產生這種影響的前提是要有目標、有係統地學習。知識饑餓感是在知識有序性、整體性的基礎上生成的心理動因。對知識缺乏係統理解的人,則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領導幹部不僅願意學習,還必須會學習,自學能力是領導幹部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13.3.4.領導者的危機感和競爭觀念

領導者隻有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本部門、本地區與它部門、它地區的差距,看到國際上科學技術發展對我國的挑戰,產生非改革不可、非奮進不可的危機感,才能做到未雨綢繆,產生前進的動力。領導者的危機感是領導者從外在環境中體驗到危機和挑戰的心理反應。其存在可以使主體對自己的地位和外在環境保持清醒的認識,從而激發出迎接危機和挑戰的內在動力。對於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危機感可以使之反思,繼而奮進,產生拚搏和競爭的觀念。

領導者應當具有競爭的意識,要有搞好工作,開創新局麵的雄心,同時要能夠創造好的環境,善於發現人才,鼓勵人們去競爭。這種競爭排斥小生產的傳統狹隘心理所產生的諸如平均主義、大鍋飯、紅眼病、中庸等陳腐觀念,擴大了人們的心理接觸範圍,有助於產生新的友愛精神和民主氣氛。

領導者具有時代危機感和競爭觀念,並率先在工作和學習上鼓勵、參加競爭,是領導觀念現代化的重要標誌。隻有在競爭中才會促進事業的發展,領導者的能力和才智才會充分發揮出來,工作威信才會樹立起來,人們之間才可能形成新型的協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