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警察的思維與訓練(26172)(4)(2 / 2)

(3)信息修改法。要求當事者運用放大、縮小、簡化、補充、變形等方式對舊事物進行改造。例如,有一則測試,要求被試在10分鍾內說出圖形“nn”與什麼東西相似或近似。有的人能夠從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側麵角度和運動角度說出38項之多,而有的人則僅提供了2個答案。可見,發散量的個別差異是非常大的。

獨創性

這是指思維成果達到了超乎尋常、新穎獨特的程度。有的人在思維時,可以表現得流暢、變通,但卻做不到超乎尋常,缺乏獨創性。在發散性思維的過程中,流暢尚可做到,變通比較困難,獨創最為不易。在偵察實踐中,思維的獨創性往往恰恰就是克敵製勝的法寶。因此,警察必須注意培養思維的獨創性。培養的主要方法有:

(1)求新、求異法。要求當事者在解決問題時不能簡單地模仿、學習,要提出與眾不同的方案、途徑。

(2)係統排除法。在麵對曾經經曆或接近的問題時,人會很快產生相應的解決方法。排除曾經使用過的各種方法,獨辟蹊徑,開發出一種全新的、效果更佳的方法,解決問題。

(3)轉移結合法。把處理不同問題的知識和經驗轉移的新的事物上去,在不同事物和知識的連接點上創造新的方法、觀點,使得相同問題的解決出現耳目一新的觀點、方法。

12.4.2.發散思維的訓練途徑⑤

勝任警察工作需要不斷地開拓新的思路,通過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可以提高警察的思維質量。發散性思維訓練的途徑主要有:

材料發散

以某個物品為“材料”,並以它為發散點,設想該材料的各種用途。例如,在5 分鍾內盡可能多地說出紙的用途、糖的用途等。

功能發散

以某物品的功能為發散點,設想出獲得該功能最大限度的可能性。例如,在5分鍾內盡可能多地說出區別針的用途。

結構發散

以某事物的結構為發散點,設想利用該結構的各種可能性。例如,在一定時間內讀一篇文章,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理解為文章命題,分段,說出段落大意,說出盡可能多的可能性。又如,一隻貓與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機之間存在的相似、相同的結構特征。

形態發散

以某事物的形態(如形狀、顏色、聲音、味道、氣味等)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形態的各種可能性。例如,在白紙上點一個黑點或者在黑板上點一個白點,讓被試從一個圖形中進行各種實物意義上的發散。

組合發散

從某事物的特性出發,以該事物為發散點,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另一事物或一些事物聯結成具有新價值的新事物的各種可能性。例如,鑰匙環能夠與哪些事物聯係起來。

方法發散

以解決某問題的方法為發散點,設想出利用該方法的各種可能性。例如,水洗可以使衣服幹淨,那麼水洗的方法還能解決什麼問題。

因果發散

以某事物發展的結果為發散點,推測造成此結果的各種原因,或以起因為發散點,推測由此可能產生的結果。許多事物是相同結果存在著多種的或不同的原因,反過來,相同的因素又會導致各種不同的結果。例如,一本新書被損害了,可以有哪些原因?同樣是關窗戶又會導致什麼結果?

關係發散

從某事物出發,並以此為發散點,盡可能多地設想與其它事物的關係。關係發散是一種強製性思維的發散方法,即想到什麼就與發散點的事物組合起來。

打開思路,可以在教學環境、各種生活和工作環境中隨時進行這種訓練,同時也可以在解決工作難題時主動運用發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