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警察心理應激與訓練(35863)(8)(2 / 2)

(1)對於變化要有思想準備

案件的發生、治安形勢的變化,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人對客觀事物規律性的認識始終存在不斷深化的問題。當自己的計劃不適應工作需要時,應該主動調整計劃,重新確定目標。生活中許多事處於瞬息萬變的過程中,一個優秀的偵察員總是要占據偵查工作的主動權,牢牢把握事態的發展,隨時準備調整自己的工作部署,以一變應萬變。那種僵死教條的思維模式,必然對不斷變化的工作產生適應困難,並感受到更大的心理壓力。

(2)在變化中增強自信

既然工作中出現變化是經常的,我們就應該主動適應變化。有的同誌麵對緊張、複雜的工作無所措手足,認為已經付出的努力是白白浪費,為自己的無效勞動而懊悔,對於重新適應缺乏信心。這樣的心態會導致工作的被動和失誤,從而產生厭戰情緒。

適應是人一生的課題,不斷地適應環境、改造環境,正是不斷發展自己的過程。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及時調整方向,重新確定工作目標,體現了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內心語言不應該是“怎麼又變了?”而是“我及時適應了變化”、“我始終把握著工作的主動權”,這種積極的心態會增強自信心,明確的計劃和時間安排會緩解心理應激。

(3)麵對各種工作絕不拖延時間

麵對複雜的工作和突然的變化,有的人猶豫不決、拖延時間,這是缺乏自信、逃避現實、欺騙自己的表現。許多時候,人在這種拖延情況下應激水平會進一步下降,變得更加懦弱。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及時製定計劃,明確目標方向,並要“命令”自己立即行動起來,在行動過程中增強自信心。

(4)勞逸結合提高時間有效利用率

利用時間的訓練並非要爭分奪秒,一切用於工作。當然,在特殊的情況下,為了及時破案、為了避免災害事故的發生,要高度緊張、全力以赴,這是警察的職業特點。在警察的整個工作過程中,有效利用時間的訓練指的是,在緊張的工作之餘,還要會休息、會放鬆、會娛樂,健康地釋放自己的心理能量,緩解心理壓力。例如散步、登山、聽音樂,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用冷水或熱水洗頭、洗澡,通過對皮膚較強烈的溫度刺激,緩解心理壓力。總之,把自我調節納入時間計劃之中,有意識地調節可以提高人的應激水平。

有效利用時間,合理安排工作,既可以理解為一門科學,又可以理解為是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種自我意識表現。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可以大大緩解心理壓力,體現了實現工作目標的堅強意誌和良好積極的心態。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情景變數,進行這方麵的心理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