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社會應激源
社會應激源是指社會生活中引起警察做出應激反應的各種原因。警察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工作,社會宏觀與微觀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對警察組織和個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盡管這種影響不如警察工作應激源那樣會使人清晰地感到,但卻具有彌撒性的特點。
社會變革
我國目前正處於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變革過程中,這種變革不僅使社會治安形勢處於一種相對不穩定的過渡階段,同時也決定了警察組織的管理體製、警察行為的運行機製、警察工作的社會職能均處於調整變化的過程中。隨著法製化建設,警察的權力受到了更明確的限製,但對其執法要求卻更高了。這就決定了社會變革會從兩個方麵使得警察處於應激狀態。
公眾要求與誤解
隨著社會生活的多元化、民主化和公民意識的提高,公民有了更多的權利主張。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但同時公民也對警察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有些人認為警察什麼事都應該管,找到了你,你不管,他就會“舉報”你。而投訴率往往又是考核一個部門、一個警察的指標之一,這種處理問題的“兩難”狀況會增加警察心理上的壓力。
媒體關注
警察工作的許多方麵都起到了社會窗口的作用,因此理所應當會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注。輿論和公眾的監督對警察組織建設是必須的,起到了促進、推動警察工作的積極作用,體現了社會的進步。但是,這種關注也增加了警察的心理壓力。特別是一些媒體的報道失實,或者對於個別警察違紀違法行為的誇大報道及過分渲染,同樣增加了一些警察的心理壓力。
少數敗類的影響
“警匪一家”的現象確實存在,今後也還會發生,雖然害群之馬隻是個別,但是所造成的影響,對警察組織工作威信的損害絕不能低估。由於警察的一些執法工作具有嚴肅、強製、懷疑等特點,而且涉及社會生活麵比較廣泛,這就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把警察的正常執法與濫用職權相混淆。特別是個別別有用心的人利用警察隊伍出現的少數害群之馬,詆毀警察組織和警察工作,增加了警察執法工作的困難。
腐敗現象與商品經濟的衝擊
當前,社會上存在著“一切向錢看”、“權錢交易”等腐敗現象,這對一些警察同樣構成了衝擊和影響。警察工作是擁有“特權”的工作,麵對來自親朋好友甚至上級領導的說情風、麵對金錢美女的誘惑、麵對個人經濟生活的壓力,一些警察原有的價值觀念受到強烈的衝擊。不法分子對警察的誣蔑、陷害會導致警察的心理應激,同樣,社會生活中的不良誘惑也會構成警察的心理應激。
10.2.3 家庭應激源
家庭的和諧穩定,對人構成了重要的心理支持,家庭生活中問題和事變的發生,同樣成為人重要的心理應激源,這對於警察也毫無例外。
夫妻關係
由於警察全天候的工作性質,節假日要經常加班,親人間聚少離多,如果得不到配偶的理解則會導致生活中的不協調。即使親人團聚,由於緊張的工作,一些人也會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職業“疲勞綜合症”,把工作的壓力帶回家裏,表現出情緒的不穩定,甚至導致性生活的不和諧。隨著社會生活的多元化,和某些不良信息的影響,警察家庭生活不和睦、夫妻關係緊張、分居離婚、移情別戀等情況有增無減。家庭生活是人重要的生活場所,如果不能及時正確地化解家庭矛盾,則會對人的生活、工作各方麵產生消極的影響,研究表明警察的心理問題、行為問題,甚至自殺事件的發生都與感情生活和夫妻關係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