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警察心理應激與訓練(35863)(1)(3 / 3)

緊張性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對全美各種職業的心理應激狀況進行了調查,顯示警察職業在高度心理應激的職業中處於中間的位置。我國未見類似的研究資料,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由於市場化水平的不同、各種職業中競爭壓力的區別和社會運行機製的不同,我國的職業分布和特點與美國的職業分布和特點是存在區別的。盡管如此,我國警察的平均壽命低於普通市民10歲的現實,也從一個方麵表明警察職業的心理應激水平,尤其是一線警察人員的心理應激水平高於許多職業人群。

10.1.4 警察心理應激的類型

根據不同的標準和角度,可以將警察心理應激進行如下劃分。④

慢性與急性應激

根據應激時間持續的長短和強度,可以把心理應激分為持續的慢性應激和短期的急性應激。由於治安形勢的複雜化和犯罪率長期處於一種“高原”狀態,我國的公安機關在一個階段內始終采取“運動”式的工作方式,一個戰役接一個戰役,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盡管中間存在間隙,但警察仍然長期處於慢性的應激狀態。這種應激狀態雖然不如急性應激那樣強烈,但具有彌散、持續的特點。急性應激是指警察在短時間內處於高度的應激狀態,可以是幾秒、幾分,也可以是幾天。這種應激狀態雖然持續時間短,但對人的影響比較強烈,有時甚至可以迅速使人達到生理和心理的極限。

戰時與平時應激

根據形成應激的性質,可以把警察的心理應激分為戰時和平時心理應激。戰時心理應激是指警察由於戰鬥應激源的作用而導致的應激狀態,是警察職業特有的應激狀態。其對警察的影響強烈、迅速,並導致警察出現緊張、憤怒、恐懼和痛苦等情緒體驗。平時心理應激是指警察由於非戰鬥應激源的作用而導致的心理應激狀態。其既可以是工作應激源,也可以是生活應激源所引起的應激狀態。對於警察的影響可以是強烈、迅速的,也可以是微弱、緩慢的。

危險性與非危險性應激

根據工作應激事件的性質,可以把心理應激分為危險性與非危險性兩種形式。危險性心理應激是指警察處於一種對自身生命安全構成威脅的應激狀態,這種狀態對警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刑警、防暴、治安等警種危險性心理應激的經曆要高於其它警種,更高於其它職業人員。非危險性心理應激是指警察處於一種對自身生命安全沒有威脅的應激狀態,其對警察的影響不如前者強烈,但卻彌漫持久。

工作與其它

根據應激源的不同,可以把心理應激分為工作、生活、社會和個體不同類型。工作心理應激是由工作應激源所引起的心理應激狀態,其在警察心理應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對警察的影響也最為突出。生活心理應激是由日常生活事件的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應激狀態。社會心理應激是指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和運行機製等方麵的變化所引起的應激狀態。個體心理應激是指由於自身身體、心理等方麵的因素所導致的應激狀態。不同應激源會彼此構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