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律師告訴你,微反應下的內心世界(1)(1 / 3)

經驗豐富的律師指出,人們在遇到有效刺激時,會做出瞬間本能反應,這種本能反應不受思想控製,且無法掩飾和偽裝。即使是再高明、自製力再強的人,在受到刺激的情況下也會做出反應。也就是說,任何人在受到有效刺激的時候,都會做出本能反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也被稱為“心理微反應”。因為,微反應能把最真實的自己呈現在別人麵前,所以,微反應也是了解一個人心理活動的線索。人們在受到意外刺激的時候,往往第一反應就是減少肢體動作,而從這一瞬間的反應中,可以分析及推斷出一個人的心理感受。事實上,在很多西方國家,微反應多用於協助司法機關查案,比如,律師行業就有專門的微反應選修課,不僅能教授律師們從別人的反應中“讀懂”信息,還能教授他們如何識別對方話語裏的真假,提高律師分析判斷的能力。

1.小心!微反應能準確映射你的心理狀態

律師不同於古代的訟師、狀師,他們需要經過專業的訓練,還需取得律師資格證,隻有這樣,才可以接受他人的委托。在幫助委托人進行辯護和打官司時,律師不僅要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細致入微地觀察對手的微反應。律師都知道,人的反應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用思想控製的肢體動作,也就是大腦發出指令要求肢體做出的動作;第二類,不用思想控製的動作,比如,心跳、瞳孔收縮、流汗等,這些都是身體自主完成的,不需要思想控製;第三類,則是一般不用思想控製的動作,即人們下意識的反應,也就是所謂的“微反應”。

事實上,這是從人體本能反應出發所做出的瞬間反應,其含義比較廣泛,人們耳熟能詳的微反應,包括麵部微表情和肢體動作反應。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微反應也被稱為“心裏應激微反應”,它指的是人們在接受外界刺激畫麵和語言的一瞬間,不由思想控製所表現出來的真實反應,通常,微反應也是心理狀態的映射。美國著名律師F·李·貝利指出,通過微反應可以判斷他人的心理狀態,這通常被律師用於分析對手的微表情。當然,分析一個人的真實心理狀態,也不僅僅隻限於麵部表情,全麵的微反應除了微表情之外,還有肢體、語言等,隻有通過觀察別人全麵的微反應,才能做出全麵的分析和判斷。

律師指出,這種不通過思想來控製的微反應,主要包括三方麵:第一方麵,是指身體在受到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做出的反應,比如,感冒打噴嚏、風沙吹進眼睛、強光刺激、天冷時身體發抖等;第二方麵,是指習慣性反應,也就是人們長期養成的某種習慣,這種習慣逐漸會融入到人們的意識中,然後,在某種情況下做出無意識的動作;第三方麵,則是指人類的本能反應,也可以說是由習慣或經驗積累下的反應,通常這種本能反應最有信息價值。比如,人們在說謊時做出的本能反應,或心理緊張時做出的微反應等。總之,對律師來說,一般情況下,微反應具有測謊價值。

通常,人們的微反應不受思想控製。因為,在受到刺激的情況下,人們無法自主地控製身體裏的神經係統。也就是說,隻要人們受到某種程度的刺激,就會做出一定的反應。人們所有的反應,都是受到神經係統的指令而完成的,即使是一個人成了植物人,無法控製自己的身體,但他的心跳、胃分泌等,都會根據神經係統的指令去完成工作。

對此,也有人會產生疑問,微反應難道真的不能受人控製嗎?大量的實驗證明,大多數情況下,人們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是無法控製本能反應的。此外,雖然有人對微反應進行了控製訓練,但是其被控製所修正的幅度非常微小,而那些訓練過控製反應的人,多表現為簡短的遲疑。通過微反應可以了解對手的心理狀態,進而找到占據主動位置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分析他人的微反應,能夠推斷出其心理狀態的變化。這也是律師重視觀察對手的微反應的原因。當然,分析的對象需要在強烈刺激作用下做出微反應,才更為有效。律師往往會綜合分析對方本能下做出的微反應,而較準確地得出對手的真實心理。比如,分析用思想來完成的反應動作,可以知道對方想要通過動作表達什麼內容;而分析不用思想完成的微反應動作,則可以得知其心理的狀態變化。相對於用思想來控製的反應而言,不用思想控製的微反應,更加真實,其心理表達也更為準確。

美國著名律師F·李·貝利曾接手這樣一個案子:瑪利太太控告其丈夫羅馬是一個家庭暴力狂,她要求離婚並想獲得女兒的撫養權。但是,由於羅馬每次實施家庭暴力的時候,都沒有留下什麼證據,即便是掌握了一些細小的證據,在法律上也不具有足夠的效力,再加上羅馬先生一口咬定是因為自己入伍期間,在一次訓練中受了傷,致使手臂有輕微殘疾,才導致妻子瑪利想要拋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