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考研和就業(2)(1 / 3)

任何職業能力測試都有局限性,不可能覆蓋人的性格的方方麵麵。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不代表你隻能從事某些方麵的工作,隻是說你在某些方麵的工作可能更能讓你的能力得到發揮。其實你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隻要勤奮,也一樣能做得很好。

我想去上班,家裏要我考公務員?

就業、考研、考公務員,是擺在大部分畢業生麵前的三種選擇,隻不過是難度不同而已。

非常反感年輕人千軍萬馬考公務員,國考日在我看來就是國恥日。

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不是把夢想放在藝術、科技、實業上,而是一窩蜂紮堆到公務員體製,企圖追求一碗安穩飯的時候,這個社會病了,還病得很重。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居然不是取決於自己的努力,而是取決於在哪裏上班,這多荒唐。

盡管如此,我還是能理解大家報考公務員的動機,特別是很多家長,非常支持和鼓勵自己的孩子考公務員。他們覺得這樣的工作有保障,哪怕收入暫時比企業低一些。這是當下時代的病。你讓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去選擇特立獨行是很難的。在沒有更好的路可選的情況下,隨大流往往是普通人最無奈的選擇。

有些年輕人是主動選擇參與國考競爭,有些年輕人是隨波逐流,也有很多年輕人是被家長逼著考公務員的。特別是家裏有一點關係可以利用的,家長們更是希望孩子在考試中爭氣,在政府裏謀得一份安穩的職業。

其實大部分大學生雖然向往公務員的安穩,但內心對公務員工作還是有些抗拒。他們心裏明白自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加入公務員隊伍不是去當官的,就是做做具體的工作,自己的性格也不是善於吹捧和迎合別人,在這個體製內更可能一輩子就是一個前台的辦事員,不犯錯誤,相對安逸但是沒有前途。選擇這樣的工作就好像買了一場循環播放四十年的電影,內心裏他們是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大多數父母真正的願望是希望孩子過得開心,隻是他人的人生閱曆告訴他們做公務員最安逸。

隻是我們得自己替自己想想,人生很長,放棄專業做一份不會經常跳槽又安穩的工作,第一,你真的願意這樣度過一輩子嗎?第二,你真的認為這個國家的將來,會總是維持這樣龐大規模的公務員隊伍嗎?

沒有考上公務員的同學過十年、二十年也許會幸運自己當初沒有考上,因為一旦財政出現壓力,公務員被迫裁員,他們大部分再就業的難度,比擁有一份專長技能的朋友要大得多。

與其總想著給未來一份保障,不如趁年輕時多想想你的理想到底是什麼?不過理想不是坐在大學裏想就可以想出來的,假如沒有足夠多經曆,人是很難明白自己到底想追求什麼。

有個經典笑話說有個百萬富翁在海灘邊散步碰到一個流浪漢在彈琴曬太陽。

他問流浪漢:“你為什麼不去工作?”

流浪漢答:“我為什麼要去工作?”

“你可以掙錢啊?”

“掙錢做什麼?”

“掙錢可以住大房子,可以享受美味佳肴,可以和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然後呢?”

“當你老了,可以衣食無憂,像我一樣,每天在海邊散散步,曬曬太陽。”

“難道我現在不是海邊在曬太陽嗎?”

很多人看了這個笑話,就會以為自己是那個看透生活的流浪漢。

我要說的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和一個沒有故事的人,欣賞到的風景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