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競爭有規則勝出有原則(2)(3 / 3)

首先做好每一件小事

工作中沒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拋棄;沒有任何一個細節細到應該被忽略。同樣是做小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成就。不屑於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不過是在工作中消磨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把做小事作為鍛煉自己、深入了解單位情況、,加強業務知識、熟悉工作內容的機會,利用小事去多方麵體會,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

依諾起初隻是德成公司的一個雜工,他在做好每一件小事中獲得了極大成長,最後成為德威公司最年輕的總領班。在德威公司,32歲就升上總領班的職位,的確不是一件太簡單的事。他是怎麼成長起來的呢?

依諾在20歲時進入德威公司。一開始工作,他就對工廠的生產情形作了一次全麵的了解。他知道德威公司的產品大約要經過13個部門的合作,而每一個部門的工作性質都不相同。

依諾當時就想:既然自己要在製造這一行做點事業,必須要對產品的全部製造過程都有深刻地了解。於是他主動要求從最基層的雜工做起。雜工不屬於正式工人,也沒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哪裏有零星工作就要到哪裏去。依諾通過這項工作,和工廠的各部門都有接觸,對各部門的工作性質也有了初步地了解。

在當了一年半的雜工之後,依諾申請調到另外一個部門工作。不久,依諾就把一種零件的手藝學會了。後來又申請調到點焊部、噴漆部去工作。不到五年的時間,依諾幾乎把這個廠的各部門工作都做過了。最後依諾決定申請到裝配線上去工作。

依諾的父親對兒子的舉動十分不解,他質問依諾:“你工作已經五年了,總是做些焊接、刷漆、製造零件的小事,恐怕會耽誤前途吧?”

“爸爸,你不明白。”依諾笑著說,“我並不急於當某一部門的小工頭。我以整個工廠為工作的目標,所以必須花點時間了解整個工作流程。我是把現有的時間做最有價值的利用,我要學的不僅僅是一個一個零部件如何做,而是整個產品是如何製造的。”

當依諾確認自己已經具備管理者的素質時,他決定在裝配線上展露才華。依諾在許多部門幹過,懂得各種零件的製造情形,也能分辨零件的優劣,這為他的裝配工作增加了不少便利。沒有多久,他就成了裝配線上的骨幹。很快,他就升為領班,並逐步成為15位領班的總領班。如果一切順利,他將在一兩年內升到經理的職位。

做雜工是做小事,依諾卻從中了解了各部門的工作性質和工作環境,為設計合理的職業路線打下基礎;做零件是做小事,依諾卻透徹掌握做零件的手藝,等他晉升為管理者時,他會比其他沒有接觸過零件的人更懂得管理零件部門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他利用在每一個部門埋頭苦幹做小事的機會多方麵地學習、體驗,對公司裏的各部門做了深入的了解,發現了公司現有管理體製上的許多症結。雖然他仍是一個工人,但他的經驗、見解,已超越了普通工人。實際上,他已擁有領導全公司工人的能力基礎,他在企業的小事中獲得了快速的成長。絕大多數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不管在哪個領域,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會經曆一段或長或短的做小事的“蘑菇”期。在那段時間裏,年輕人就像蘑菇一樣被置於陰暗的角落(在不受重視的部門,做著打雜跑腿的工作),時常有大糞臨頭(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瑣碎的小事。在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必須銘記在心:與其渾渾噩噩地浪費時間,不如從自己經手的每一件瑣事、每一件小事中學習、成長。

年輕人最豐富的資源是時間,如果不充分利用時間來換取其他的資源,而是敷衍了事,那最後的結果隻能是白白地浪費掉大量的用在“小事”上的時間資源,沒有任何收獲。這無疑是一件最可悲的事情。一年甚至幾年的時間流逝,自己卻依然揣著最初的資源,甚至更少。

有人形象地比喻一個人的工作是他親手製成的雕像,是美麗還是醜惡,可愛還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一個人在工作中做的每一件小事,無論是寫一封信,出售一件貨物,或者打一個電話,都在雕塑這尊雕像。上司隻要通過觀看雕塑,就能對下屬的工作作出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