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競爭有規則勝出有原則(2)(2 / 3)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女業務員的上司欣賞的是對客戶提供服務方麵的滿意度,她選擇的場合是聯歡會,讓這個信息“自然”地從客戶直接傳遞給上司,效果當然就不錯了。

既然要讓別人給自己抬轎子,就一定要物色好好合適的“轎夫”。職場上有三種人最適合為自己“抬轎子”。客戶無疑是作為“抬轎子”的幫手絕妙的第一種選擇。第二種“抬轎子”的幫手是離上司很近的人,比如上司的司機、秘書或者親信,人們不但可以通過他們了解到上司的喜好,也可以巧妙地通過他們傳遞信息。

第三種“抬轎子”的幫手是單位裏的一些小人物,比如保安或者搞清潔衛生的後勤員工,單位裏有誰加班,她們都看在眼裏,隻要她們向單位領導說一聲,單位領導就會記在心裏。對於那些通常心理“地位”比較低的員工,尤其要表現出對他們的尊重,給他們一個笑容是每天必做的工作;如果偶然冷眼相對,說不定無形中就給自己樹了個隱形的對頭。

多幹實事為自己贏得加分

當今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光埋頭苦幹不行,還得會搞人際關係。許多人認為現在學會“做人”比幹好工作更重要;會“做人”的人吃香,而一門心思幹工作隻不過是“傻幹”,得不到一點好處。還有人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曆得出了“光靠實幹要吃虧”的結論。為什麼會有人欣賞“既要幹工作更要拉關係”的觀點呢?問題恰恰出在沒把“做什麼人”、“做老實人是否吃虧”等問題搞清楚。

一個農夫家裏隻有兩樣值錢的東西:一頭會幹活的牛和一隻會說話的鸚鵡。

一次,牛從田裏幹活歸來,剛一進院,便躺在地上休息。鸚鵡見它氣喘籲籲,汗流浹背,十分感慨地說:“老牛呀,你那樣吃苦受累,可主人說你什麼呢?說你幹活慢,有牛脾氣。你呀,可真是受累不討好呀!你瞧我,不用幹活,還讓主人養著,主人還經常表揚我,說我會學舌,太可愛了。你說我是不是比你聰明多了?”

老牛說:“我知道自己傻,但我相信主人不傻。靠漂亮話取寵是不會長久的。”

鸚鵡聽了老牛的話不以為然。

有天夜裏,農夫家裏來了一夥強盜,抓住了農夫,他們逼迫農夫交出一件值錢的東西,否則就要農夫的命。鸚鵡心想:農夫最不喜歡老牛了,他肯定會把老牛交給強盜。

結果卻出乎意料,農夫將鸚鵡交給了強盜。

鸚鵡不服氣,它問農夫為什麼這樣做。農夫說:“其實這道理很簡單,沒有牛就不能耕田,我就得挨餓,而沒有你鸚鵡,隻不過少聽一些漂亮話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靠花言巧語是不能取得上司的獎賞與信任的,唯有認真實在地工作,將自己的價值顯現出來,才有可能贏得上司的重視與提拔。

不容忽視的現實是,有些人受社會上流傳的“幹得好不如關係硬”、“辛苦幹一年,不如領導家裏轉一轉”等歪理的影響,片麵相信關係是萬能的,導致價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標準發生偏移,曲解了做人的真諦,把做人之道庸俗化了。如何做人,做怎樣的人,反映一個人的人生態度、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盡管如今確有極少數人靠拉關係得到“回報”和“好處”,但絕大多數人是靠實幹獲得進步的。靠實幹贏得進步,才有做人的尊嚴,才能受到他人的敬佩。有些人盡管工作幹得不錯,但背後卻對領導吹吹拍拍、請客送禮,同樣會讓他人瞧不起。因為僅有。才”是不夠的,人們看重的是德才兼備。更何況靠關係得到的好處隻是暫時的,不可能終生受益,當依靠的關係失去作用:力時,那種種好處也就沒了。要清醒地認識到,認為做人須憑關係實在是本末倒置。當然,光說“老實人終究不吃虧”是不夠的,還必須讓那些真幹實幹而不拉關係的人真正“香”起來,讓那些光拉關係、不幹實事的人撈不到任何好處。作為領導,如果眼睛隻盯著和自己親近的人,實際上就是對拉關係者的縱容。因此,端正~些人的做人之道要正本清源,既要正確引導,幫助人們認清做人的真諦,同時還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真正任人唯賢。隻有營造一個“進步靠實幹”、“實幹者吃香”的職場環境,社會才會科學、和諧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