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拿捏好與上司的相處之道(1)(1 / 3)

不要做上司的“心腹”

“當上司的心腹”絕對是一門學問,而不要做上司的“心腹”也是一門學問。當一個好的朋友難,當自己頂頭上司的朋友更難!“心腹”則有著比朋友更親密的關係,他被看做自己人,他會知道很多不該知道的秘密,要承受保守這些秘密的壓力……“心腹”是一個做起來很難的身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遇到煩惱和挫折,好找,習心朋友傾訴。這時,知心朋友是他們的精神寄托,他們一般也會得到對方的安慰和幫助。在職場上,有些員工潛意識裏會把上司當做知心朋友,希望與上司之間建立起一種互相信任和互相幫助的關係。當他們真正這樣去做時,上司便會把很多分外的工作交與他們去完成,從而影響他們的本職工作,給他們帶來不小的額外壓力。員工這樣做的結果往往與自己的願望相反,影響其在職場中的發展。

雖然說在單位裏上司和下屬應該互相合作,共同推動公司的發展,實現雙贏。但是,有關專家在深入分析後發現,上司與下屬之間的工作關係本質上是對立的。

(1)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以私營企業為例,老板是絕對的領導者,他們習慣於向員工發號施令,即使決策失誤,也是他們自己的事。而員工是老板管理的對象,是被管理者,必須聽從老板的指令,執行老板安排的命令;即使老板錯了,在提醒老板依然無法改變老板的決定後,員工還是要無條件地執行,除非員工做好丟掉工作的準備。

(2)雇用與被雇用的關係。在私營企業中,老板是雇用者,員工是被雇用者,老板給員工提供工作機會,員工為老板服務,為老板創造效益。這種關係並不是永久的,隨著企業發展,老板可以解雇員工,員工也可以主動解除勞動關係,辭職走人。

(3)最根本的利益不同: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私營企業中。2004年3月,一篇《裁員紀實:公司不是我的家》的文章在網上廣泛流傳。文章稱,老板最關心的是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自己的利益,這是他的根本利益。員工也關心公司的利益,因為隻有公司發展了,員工的利益才會得到保障,並有上升的可能;但員工最關心是自己能從公司的利益裏獲得多少,是否合理。老板是以員工為公司創造效益的多少來衡量員工的,而員工是以能從公司獲得多少來衡量老板的。所以,老板與員工一旦達不到雙贏,再者之間的和諧就會被打破。

老板與員工之間的這種對立關係,更加形象地揭示出上司與下屬的本質的區別,客觀上講,這兩者不適宜發展友誼,更不適宜發展為知心朋友。除了工作,上司不是下屬的傾訴對象。

在私營企業裏,老板和員工僅限於一種工作關係。老板給員工提供工作機會,員工給老板創造效益,就是這麼簡單。由於所有製形式不同,私營企業與傳統的公有製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在計劃經濟時代,員工進企業參加工作後,似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企業了,不但工作上的事要找領導處理,連家庭瑣事也找領導幫助解決,比如:夫妻不和,自己家庭遭遇了什麼困難,請領導給親屬安排工作等。在私營企業裏,如果員工再把與工作無關的事情捅到老板那裏,容易引起老板的反感。

在現代企業中,不管企業所有製形式怎樣、企業組織形式怎樣,向上司傾訴私事,不但讓上司覺得這個人公私不分,而且有侵占企業利益的嫌疑,當然,讓上司最直接感覺到的就是他沒有自知之明。給上司留下如此印象,這個人也就別指望在單位裏獲得好的發展了。

伊麗莎白一世是英國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王,她有一個寵臣名叫羅伯特。羅伯特長得十分漂亮:棕色的頭發,黑黑的眼睛,修長的身材。他進宮時非常年輕,深得女王的寵愛,在很短的時間內,一躍而成為女王麵前最吃香的人物之一,女王甚至深深地愛上了他。有一天早上10點鍾,他來到女王的寢宮,此時正是女王梳妝打扮的時間,門口的侍女告訴他,女王正在梳妝,不宜覲見。羅伯特恃寵任性,他想什麼時候見到女王就要什麼時候見到女王,不待通報,不顧侍女的勸阻,徑直闖進了女王的居室之中。

這時,伊麗莎白女王剛從床上起來,幾個被允許參加女王最隱秘的梳妝儀式的宮女,正圍在女王的身邊忙著。羅伯特的突然到來,使女王大吃一驚。

一個遲暮之年的女性,在這種時候是不願讓一個年輕的愛慕者看見她的;而羅伯特恰恰闖了進去,他也吃了一驚,他幾乎認不出是女王了。此刻的伊麗莎白除了女王的尊嚴以外,幾乎沒有一點動人之處,灰白的頭發披散在臉旁,眼角和額頭上有了一些皺紋,雙頰沒有胭脂,眼睛的周圍也沒有油彩,平日那種耀人的神采奕奕的神情蕩然無存。她看見羅伯特進來,雖然心中吃驚惱怒,但還是聲色不動地把手伸給他吻,並對他說,稍候一會兒就會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