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心理谘詢師的個人成長(1)(2 / 2)

享受心理谘詢:有些人在訓練結束時對心理谘詢工作充滿向往。就是這樣的代表。“我在和來訪者談話,桌上有咖啡、點心。我們在舒暢地交流。窗明幾淨,茂盛的大樹,遊弋的天鵝。內心充滿了坦然、寧靜和喜悅。非常喜歡這種狀態。”體驗過谘詢之後能用這種心態看待心理谘詢,是真正享受做心理谘詢這種工作。

步入生命的新階段:這幅畫的主題是“成雙成對”。水裏的魚兒在成雙成對地遊,天上的鳥兒在比翼雙飛,地上的花兒在兩朵兩朵地開。不用問,作畫者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不清楚個人成長對她進入這個階段到底有怎樣的幫助,但呈現在畫麵上的小河、花草、魚兒、大樹、小鳥和群山,表達了內心的和諧、喜悅、祥和、期盼和生機盎然。

除了圖畫活動外,還可以通過學員們的相互分享、對別人成長的感悟等方式展開總結活動。

學員手記一

自畫像的另一麵

陳湘霖

小組演練,李同學扮演來訪者,我扮演谘詢師。來訪者背景:女,27歲,江西農村人,右腿略有殘疾。我收集到以下信息:來訪者初中畢業,經人介紹,三年前嫁入上海某離休幹部家庭,丈夫同樣略有殘疾,育有一女,現2歲,很迫切地想工作,但不知自己該如何選擇,感覺自己學曆不高,什麼也不會,但目前家境不錯,家裏人並不需要她出來掙錢,但她個人認為應該為家庭盡一份力。我詢問她過去學習成績,得知她學曆雖然不高,但成績中上遊,應該學習能力較強,我又問了她有什麼特長興趣並要她做自我性格評價,她說沒什麼,自認是很普通的一個人。我還詳細問了她與丈夫及婆家的關係,以及他們對她工作的期望,來訪者表示沒什麼特別,並沒有詳談。谘詢進行到這裏,我感到自己對她了解了,開始給她建議,在建議之前,我還裝模作樣地掩飾了一番:“我的建議僅供參考,你可以自己看看適合什麼,喜歡什麼,或者你自己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嚐試。”

然後我“指導”她可以去學電腦、學插花、學會計等,以後可以在某個文印社或花店去應聘,有一份較穩定並適合她腿部缺陷的工作,我感到這樣或許就是她最好的職業選擇了,谘詢就此結束。

演練完畢後,我詢問扮演者李同學的感受,他說我基本都問到了,但很遺憾,並沒有在一些關鍵點:比如職業興趣、動機(價值觀)、職業優勢劣勢上深挖下去,並且建議給得太早,或許就不應給建議,把來訪者放進一個框框裏麵,其實人的職業潛力是無窮的,是讓人意想不到的。由於李同學本人是從事職業谘詢顧問工作十三年的資深專業人員,這個案例就是他麵接的真實個案,我很好奇地問了他,這個來訪者最終做了什麼工作,李同學看著我,平靜地告訴我:“這個女士現在在恒隆廣場一家外企做白領。”我驚呆了!半晌沒有說話,我在想自己是多麼拙劣!同樣一個來訪者,遇到優秀的谘詢師,她就可以成長為在一流寫字樓裏工作的外企職員,實現自己更多的夢想,挖掘出自己的潛力,不斷挑戰自我;可如果遇上一個“庸醫”,她或許就認為自己真的沒有優勢,沒有才華,能找到一個工作就是自己最大的成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