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悟語
對那些狀若敵人的人,如果我們能夠在最初的時候給予原諒,而不是指責、鄙視、不屑或仇恨,他們或許不會朝著極端的方向去發展,而是自我反省,獲得一個新生的機會。一如老禪師原諒了小偷,海頓太太給了使用假幣的年輕人一個挽回的機會,相信他們的心在寬容他人和獲得寬容的那一刻,都是快樂的。來一場華麗的自嘲
“自嘲是一門很深的藝術,不僅給大家帶來了快樂,也愉悅了自己的心情,懂得自嘲的人往往會與他人相處得更融洽,更受人歡迎。如果你也想這樣,那麼不妨在交際中來點自嘲吧,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可笑之處的,它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歡樂和收獲。”
邁克最近迷上了投資股票,雖然運氣壞的時候遠比好的時候多,但是他還是驕傲地自詡為股神。一次,他看好一隻股票,將所有身家都押在了這隻股票上。開始幾天,這隻股票一路上漲。於是鄰居傑瑞那幾天都能看到邁克邁著歡快的步子出門,高興地和他打招呼。
投資必然有風險,不久後,邁克碰上了運氣最黴的一周。他傾盡身家的那隻股票一路狂跌,簡直是“勢不可當”。邁克不但輸掉了所有的錢,連仍在還貸的愛車也被銀行拖走了。沒辦法了,邁克隻好每天改乘公交車。
傑瑞恰好看見了邁克的窘態,因為不喜歡這位股神,就打算好好嘲笑邁克一番。他熱情招呼道:“嘿,邁克,我們的大股神。”
邁克似乎並沒有因為這句話而生氣,他反而開心地回答道:“當然,親愛的傑瑞,難道你沒看見上周我坐的是價值1萬美元的車,但現在坐的是價值10萬美元的車嗎?”
恰到好處的自嘲,既主動化解了鄰居的嘲笑,又給了自己一個台階下,邁克的回答真的很巧妙。
生活當中,我們經常會碰到很多讓自己感到尷尬的事情,不管是來自別人無心的詢問,還是故意的刁難,如果能有一點自嘲精神,便能夠很好地“先下手為強”,將局麵調整到可控狀態,也輕鬆化解了自己的尷尬。
羅伯特·歐爾本在他的一次演講中,也用一場經典的自嘲幫助自己渡過了難關。那一次,當他要開始下一個話題的時候,觀眾席上突然有人提出他之前講的一個問題完全不符合邏輯,非常之愚蠢。
羅伯特·歐爾本是這樣回答的:“有一次,我在馬路上走著,突然有一輛車在我麵前急刹車停下。那個車主伸出頭來告訴我,他是動物保護協會的,所以要給我——這頭蠢驢——讓一下道。”
說完,觀眾席一片哄笑聲,羅伯特沒有花多大力氣,就讓那個刁難人的話題進行不下去了。氣氛瞬間由緊張轉為輕鬆。
生活中,很多人都缺乏一種自嘲的勇氣,因為他們覺得嘲笑自己,就像是把自己的弱點暴露在別人麵前,不但自己顏麵無存,還會讓對方緊緊抓住自己的弱點,所以哪怕暴露了一些缺點,也希望迅速掩飾起來,不讓任何人看到。殊不知,越是拚命地去遮掩,反而越容易將缺點暴露無遺。
自嘲是一種勇氣,敢於嘲笑自己,其實證明了這個人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將這些不足以一種微妙的玩笑方式說出來,實際上是一種近似於藝術的描繪,既直率又不失幽默。
揚州八怪中有一個名叫汪士慎的畫家,在他54歲的時候左眼全盲。這在其他人看來無疑是一件很悲慘的事情,更何況他是一個靠眼睛吃飯的人。然而天生樂觀的汪士慎並沒有怨天尤人,雖然左眼失去了視物能力,但是他還有右眼啊,所以他自嘲自己“尚留一眼看梅花”,並將這句話寫在了自己的畫作上。雖然看上去有些聊以自慰,但能夠從苦難中品嚐出快樂的人,無疑是幸福的人。如果他隻把所有的心思集中在那隻已經失明的眼睛上,他就很難看得到快樂的曙光。
心靈悟語
生活並非處處陽光,困境和災難隨時有可能出現。有的人敢於自嘲,他們對生活有足夠的信心和勇氣,心胸寬大,所以可以從自己身上“開刀”,這樣的人無疑是快樂的。敢於在人前嘲笑自己的人,首先就把自己放低了,這樣謙遜的態度,怎好讓人再高高在上地來嘲笑他呢?所以自嘲能夠將尷尬化解於無形,把不愉快巧妙地擋在門外。要快樂的生活,不妨偶爾微笑著來場自嘲吧!
先接受最壞的結果
能接受既成事實,是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威廉·詹姆斯
卡瑞爾先生是一位著名工程師,也是卡瑞爾公司的負責人。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在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的水牛鋼鐵公司做事情。
有一次,他出差去密蘇裏州的一家工廠安裝瓦斯清洗器。在當時,這種清洗器還是一種新型機器,人們都還沒有完全掌握其性能。在調試的過程中,機器出現了許多沒有預料到的情況,不過在一番努力嚐試之後,機器終於可以運行了,卻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完美。
卡瑞爾沒有料到結局是那麼的失敗,這種感覺就像是當頭棒喝,讓他回不過神來,好長時間都在失眠。
後來,他發現無端的憂慮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把自己丟進了沮喪的旋渦,於是他開始冷靜地去思考目前的局麵。
首先,他客觀分析了最壞的可能,如果這台機器根本就調試不好,不能夠使用,那麼公司老板會損失掉2萬美元,而自己就有可能丟掉這份工作,不過不會丟掉性命,也不可能被關押起來。
大不了檔案上被記錄下“被炒魷魚”這一筆,但是他仍然有機會找到新的工作。對老板來說,2萬美元的損失不至於讓他破產。那就沒有比這個更壞的結果了,所以卡瑞爾很快鼓勵自己接受了這個最壞的結果,就當是在新機器上投入的實驗費吧。
卡瑞爾平靜下來了,因為再怎麼看,這個最壞的結果都沒什麼大不了的,更何況現在根本還沒到這一步。於是他開始積極地尋求新的解決方法,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如何改善最壞結果”的努力當中。
經過幾次實驗,卡瑞爾發現如果公司再追加5000美元作為輔助設備的投入,那麼整個機器就可以完美地運行。這樣做,公司不但沒有損失,反而會賺到1.5萬美元以及良好的聲譽。
如果當時的卡瑞爾不能換個角度思考,而是一直因為失敗憂慮下去的話,恐怕也沒有機會彌補什麼了。頹喪的憂慮隻會讓人思維混亂,完全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
後來的卡瑞爾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開始采用這種方式去思考,先接受最壞的結果,然後在此基礎上去改良。他發現這可真是一個萬能的公式呀,不但能讓人免去很多無謂沮喪的時間,還能理智且清晰地找到解決途徑。
有一個老頭在年輕時患上了嚴重的胃潰瘍,體重驟降,被迫住進了醫院。醫生讓他躺在病床上,甚至連頭都不讓他抬,大家都認為他無藥可救了,拖一天算一天,於是他隻能一動不動地躺著,吃蘇打粉以及少量的流食,每天由護士幫他洗胃。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幾個月,最後他告訴自己,如果除了等死之外已然無其他指望的話,不如就珍惜還活著的每一天吧。
於是他向醫院申請出院,並且要環遊世界。這簡直是異想天開啊!沒有一個人同意他的荒誕想法。
但是他仍然固執地乘船出發了,隨身帶著早已準備好的棺材。他叮囑船員們,如果自己死了,就把棺材冷凍起來,直到到達他的老家。
就這樣,他拖著垂危的身體踏上了也許是最後的旅程。船行不久之後,他非但沒出事,反而感覺好多了,他甚至能起身到甲板上輕鬆地溜達,吃下很多醫生們認為會致命的東西了。在遇到台風和季風之後,他發現自己在這樣的冒險中享受到的不是恐懼,而是無窮的樂趣。
再次回到美國已經是一年之後,他完全恢複了健康,甚至已經忘記了自己曾患過胃潰瘍。當他完全做好迎接死亡的準備之後,就再沒有什麼可顧慮的了。於是剩下的時間變得快樂起來,他享受著每一天,不再擔心發生什麼意外,因為大不了就是失去生命,而他早已準備好了。此後,這種先接受最壞情況的方式被廣泛地運用開來,人們將其稱為“卡瑞爾萬能公式”。
心靈悟語
“心靈上的平靜能夠頂住最壞的壓力,讓人煥發新的活力。”這其實就是卡瑞爾公式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定時清理心中的垃圾
做一個快樂的人很簡單,做一個簡單的人很快樂。
曾經有一個名詞流行於台灣的大街小巷,叫做“體內環保”。這本是一種治療便秘的藥品的廣告詞,人體自身的循環係統如果出現問題,就容易淤積下大量垃圾,對身體造成傷害。後來,很多注重養生的人開始關注起體內環保。他們告誡別人,警示自己:不要吃太多東西,也不要毫無選擇地去吃東西,重要的是要注意食物的質量,減少毒素在體內積累的機會。
接著,“心靈環保”的說法出現了。人們漸漸發現人的內心和身體一樣需要被保護,如果不講究環保,不定時清理垃圾,內心也會積攢下很多毒素,讓人疲憊不堪,遠離快樂。
人的內心如果儲存了太多東西,容易讓心靈超載。
有科學家專門對各類人進行過觀察記錄,他們發現那些嬰兒以及幾歲大的孩童,隻要在閑散的時候,就會自己高興起來。而幾乎所有的人,在輕鬆散步的時候,臉上都會自然地浮現出笑容,嘴角上翹。
並不是說一個人成就越大,得到越多,他就越能體會生命的快樂。我們的身體裏有一種叫不上名字的物質,這種物質滋潤著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一些細微的事情發生之時,會感到全身舒暢。這種物質不隻是某種激素那麼簡單,它散布於全身,控製著各種感覺,它讓我們的內心充滿幸福感。
但是這種美好的物質,卻可能因為內心的垃圾太多而被埋沒,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定時清理心靈垃圾就顯得很重要了。
心靈悟語
清理生活垃圾大家都知道怎麼做,那麼應該如何做才能清理心靈垃圾呢?比如,給自己半小時的休息時間,這個時候什麼也不要想;給自己一個星期的假期,隻用來閱讀和爬山;甚至給自己一年的時間,毫無目的地去流浪。學會放空心靈,才能讓快樂住進你的心。
不完美才完美的快樂
凡是神聖的、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懷疑的。
——魯迅
有一個小夥子工作非常認真負責,年紀輕輕就坐上了很高的職位,為公司作出了不少貢獻。但是他在公司的人緣卻不怎麼樣,大家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羅伯特”,意思是機器人。因為他做事從來都像機器人那樣一絲不苟,甚至不帶感情。可是他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一次偶然中知道自己的這個綽號後,他感到很困惑,無法理解為什麼別人會那樣評價他。
小夥子心情不佳,下班後獨自去酒吧,很快就醉得一塌糊塗。他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早晨了,一看時間,已經遲到了,於是慌忙收拾一下直奔公司。
一路上他都惴惴不安,自己從來沒有遲到過,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犯過什麼錯誤,可是一切都在今天搞砸了,不知道領導會怎樣責備自己,同事又會怎樣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