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我們為什麼不快樂(3 / 3)

總之,每個人都不應該輕易去踢那隻無辜的貓。

原來自己才是渾身緊張的刺蝟

有時候,抓得太牢隻會形成逼人之態,快樂和幸福都被逼得無處擺放,不如放輕鬆一些,讓自己,也讓別人獲得自在。

一天,慧海師父的一個弟子來問他:“師父,什麼是修行?”

慧海師父回答說:“饑餐困眠就是修行。”意思是餓了的時候就吃飯,困了就去睡覺,其實就是修行。

徒弟想不通,接著問:“我也是餓了就去吃飯,困了就去睡覺啊,可是為什麼我不覺得自己在修行呢?”

慧海師父答:“世上的人大部分如此,在吃飯的時候,通常都不想著好好吃飯,還在花心思想別的事情;睡覺的時候也不好好睡覺,甚至在夢裏都是東想西想,不肯安寧。所以其實他們吃飯的時候沒有在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也沒有在好好睡覺,自然不是在修行。”

吃飯睡覺,這是我們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是成了很多人的煩惱,因為我們總是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腦子裏還亂七八糟地想著別的事情。

文靜是一個成功的女強人,創業,奮鬥,再加上結婚生子,一瞬間就過去了十多年。可是據她自己說,這十多年間,她沒有一天是輕鬆的,因為總是有操不完的心,處理不完的事情,從公司到家庭,到孩子,沒有一分鍾省心的。

對孩子的教育,文靜和先生的意見一直沒有完全協調好。先生主張讓孩子隨性發展,做家長的隻要給予一些適當的引導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束縛太緊。可是文靜還是時刻緊張不已,沒事的時候經常跑去孩子的學校,找老師不停地問這問那,甚至站在窗外觀察孩子上課時的表現,稍微有些什麼異常,她就要拉住老師焦躁地喋喋不休。

回到家,她是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望子成龍的心太過迫切,又缺乏應有的耐心,和孩子沒好好說上幾句就發火,孩子經常被她嚇得號啕大哭。

不僅如此,在先生麵前,文靜也沒有什麼好臉色,不是抱怨公司同事如何辦事不力,就是抱怨先生不關心家庭。總之,家裏時刻都處於低氣壓中心。

家中氣氛不好,先生試探性地問文靜:“你是不是壓力太大了?不如找個時間出去休息休息,到處走走,放鬆一下吧。”

文靜想想,自己似乎已經十年沒有空出時間出去玩了,剛好一個朋友組團去海邊度假,她也就跟著去了。

可是在外麵遊玩的文靜並沒有一刻感到輕鬆,剛下飛機就迫不及待打電話回家查崗,去到酒店也是一百個不放心,惦記孩子的作業有沒有完成,惦記父親有沒有吃藥,更惦記公司員工會不會因為自己不在而常常遲到。這樣的緊張讓她完全忽略了臨海的酒店是那麼的具有異域風情,海邊的風景又是那麼的美麗醉人。就連出去購物時,她也是心不在焉,同行的朋友甚至不知道該如何繼續陪伴她了。

結果,計劃十天的旅行被文靜緊張地縮短了一半,第五天她就急匆匆地趕回家了。推開家門的時候,老公和孩子剛剛吃完飯,正在笑笑鬧鬧地收拾桌子。兩人看到她,都是一臉的詫異。文靜走過去,擁抱住父子倆,“我一分鍾都舍不得離開你們。”

可是擁抱並沒有成為溫馨的開始,第二天,習慣性的生活又開始了。文靜給孩子的班主任打電話,聽到孩子這次測驗分數有所下降之後,非常緊張,迅速趕到了學校。她在路上就給先生打電話,說她很擔心孩子的成績,還抱怨先生似乎對孩子一點兒也不操心。

還沒有從前天的溫馨中走出來的先生突然有些憤怒,他吼道:“你難道沒有發現,你這種緊張其實根本沒什麼實際作用嗎?你不光對孩子這樣,對我,對你父母,對公司的員工,你都是這樣。你的緊張搞得我們都莫名其妙陪著你緊張,實話告訴你吧,你不在家的時候,我們不知道有多快樂!”

心靈悟語

有些人一直以為自己天生就是操心的命,隻有自己辛苦來照顧身邊的人,殊不知原來自己才是渾身緊張的刺蝟。自己的緊張並沒有給身邊的人帶來幸福,自己也未能真正獲得快樂。

快一點,再快一點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說:“我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了,錢也多了,但越來越多的人感到抑鬱,人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也大大下降。”

向往繁華都市的澳大利亞姑娘愛麗終於來到了快節奏的美國紐約求學。

她一下飛機,就感到一種截然不同的氣氛。愛麗激動地看著這一切,心裏充滿對新生活的期待。

“嘿,姑娘,你怎麼還在這裏發呆!”一個爽朗急切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

愛麗回頭一看,原來是接機的學姐,“不好意思,我才剛……”

“行了,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我們每個人剛來的時候,都有同樣的感觸。”學姐豪爽地拍拍愛麗的肩,拉著她的胳膊往停車場走。“你有大把的時間來細心觀察機場,不過可不能是這個時候。今天一整天,我們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噢,學姐……”愛麗剛想給學姐道謝,學姐就說:“別客氣啦,明年說不定就輪到你來機場。現在我們還是盡快到學校吧。”學姐利索地把愛麗推進車裏,把行李放到後座。“你可以先休息一會兒,飛機上一定不好受吧。”

一整天,愛麗跟著學姐東奔西跑,把入學和入住的手續都辦理妥當了。愛麗在心中驚歎,“大都市的生活節奏果然更緊湊,這樣我應該會學到更多東西吧。”

很快,愛麗就融入了新生活,她的腳步一天比一天快,每天在校園裏來去匆匆。

不知不覺中,愛麗臉上寧靜的笑容漸漸消失,一種嚴肅急迫的神情占據了她的臉龐。她不自覺地緊繃著臉,心裏的時鍾跑得飛快。“糟糕,快要遲到了!”“我還有一個報告沒完成呢!”

當我們在心裏催促自己加快腳步的時候,我們總是難以保持心靈的平靜。當我們每天都與時間賽跑的時候,我們沒法克製自己的焦慮。

愛麗也是如此,不過即使這樣忙,她還是樂在其中。“如果一分鍾當成三分鍾來用,那就等於自己延長了三倍的生命。”愛麗這樣堅信著。

暑假,愛麗的表妹從澳大利亞過來看望她。一見麵,表妹就發出一聲驚叫,“天哪,愛麗表姐,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你了。你看起來又嚴肅又焦急,難道最近過得不好嗎?”

愛麗茫然地搖頭,“我們趕緊走吧,讓我帶你去看看我的學校。”

一路上,表妹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愛麗。

終於,當愛麗皺著眉頭等紅燈的時候,表妹開了口,“愛麗表姐,等紅燈不是很正常的事嗎,為什麼你看紅燈像是看仇人?”

“等紅燈的三分鍾裏,我可以看十五頁報告,或是吃一頓午餐,或是洗個澡。可是我卻不得不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等待上,這難道不值得怨恨?”

表妹搖搖頭,“你曾經說過最喜歡等紅燈的三分鍾,你說可以用這三分鍾聽音樂,看街頭的帥哥,或是吃點零食。”

“那些都是浪費時間,我現在經常為以前的散漫後悔。”

“從前的你總是麵帶笑容,看上去好極了。而現在的你總是板著臉,總是在抱怨,看起來很糟糕!”表妹大聲地說,“難道留學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為什麼在你的臉上隻能看到焦慮?”

“我並不是……”愛麗開了口,卻不知道自己該辯解點什麼。通過後視鏡,她看著自己的臉,確實是一張看起來充滿苦悶和焦慮的臉,把皺眉當做習慣,是記憶中全然陌生的臉。

我們並不是為學習而生,也不是為工作而生。在學習和生活之外,還有其他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去經營的事業,比如讓自己過得快樂。

固然我們需要抓緊生活中的每一分鍾,不過這並不是說我們就一定要強迫自己加快腳步,時刻牢記日程表的安排。

心靈悟語

繃得太緊的琴弦容易斷裂,走得太匆忙的人會錯過路上的風景。一味朝終點趕路,隻顧日夜兼程,又怎麼能體會到奮鬥過程的快樂?要知道成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到達終點。很多時候不妨慢一點,穩一點,讓自己開心一點,讓結果隨它去吧。快樂箴言

英格麗·褒曼說過,健康的身體加上不好的記憶,會讓我們活得更快樂。的確,世上的閑言閑語實在太多了,不值得讓它們留在腦海中。

快樂有兩種:物質的和精神的。物質的快樂有限,最多能持續一天、一月、一年,不會有結果。精神的快樂無涯。

過去的快樂留待回憶,未來的快樂正在計劃,但快樂隻能現在感受!

快樂之道不隻在於做自己喜愛的事,更在於喜愛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積極的人像太陽,走到哪裏哪裏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快樂的鑰匙一定要放在自己手裏,一個心靈成熟的人不僅能夠自得其樂,還能夠將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感染周圍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