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是夢境還是現實——神奇的催眠術(2 / 3)

偷的東西並不名貴,偷來也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偷時的快感。盡管事後她非常痛恨自己的行為,但還是管不住自己的手。

她去見心理醫生,想要找到自己偷盜成癖的真正原因。醫生為她進行了催眠治療。

進入催眠狀態後,她依據醫生的指令,回到了她的小時候,並說出小的時候曾遭受過一次讓人難堪的性騷擾。

醫生引導她繼續說下去,把壓抑的感覺完全表達出來。於是她坦白那個時候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更不懂得如何去處理,以為是自己不乖才遇到這種事情的。而且讓她感到恥辱的是,在遭受騷擾的時候竟然體會到了舒服的感覺。這讓她更加愧疚而羞於說出這件事情。

催眠結束後,這位女士並沒有感到難堪,反而有種解脫感。

果然,從此以後,她再沒有偷過任何東西,連那種想偷東西的衝動都不再出現了。

催眠之前想清楚

催眠過程中,特別是越過了淺度催眠的程度,的確有可能說出一些藏在心底很深的話。這些話也許是羞於啟齒,也許根本就是不能讓人知道的秘密。

催眠離潛意識越近,越容易與潛意識溝通。不過催眠能對潛意識起的作用隻是問出它的真話,而不能夠驅使它去左右一個人的思想。

也就是說,催眠並不能讓潛意識做出違背自己意願的事情。事實的確如此,實施催眠的人並不可能通過控製人的潛意識來左右被催眠者的行為,或者探究被催眠者的隱私。

所以,被催眠時完全不必擔心會被催眠師左右,但如果是心裏有很多小秘密的人,選擇催眠之前還是要想清楚,催眠師會遵守職業道德,但你自己能否坦誠地麵對你深埋在心中的小秘密呢?

催眠能為你做什麼

一對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彼此都感到很厭倦,但是出於習慣,他們又不願意分開。為解決困惑,妻子求助於催眠師,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辦法走出尷尬的境地。她潛意識的答案卻令自己很驚訝,因為她根本不舍得放棄這段感情。在經曆催眠之後,她不再抱怨,而改為珍惜,因為她內心明白,這段感情是如此珍貴。

被病痛折磨的農夫

一位農夫身患癌症,每天都得忍受難熬的疼痛。有一天,他實在是忍受不了了,便去找當時的醫療催眠之父艾瑞克森。

艾瑞克森答應為農夫催眠來解除病痛。催眠過程中,艾瑞克森和農夫聊起莊稼,講到播種土豆的過程,以及收獲時的喜悅。整個過程很輕鬆,一直在用一些很家常很溫暖的詞語。從一顆種子被種到地裏,然後離不開農夫的精心嗬護,為它澆水施肥,直到它長大成熟,結出累累碩果。

催眠結束後,農夫回到家,感到很舒服,很放鬆,病痛的困擾似乎減輕了很多。於是他高興地向妻子講述了治療的過程。

妻子卻感到很納悶,就這麼隨便地和你聊聊天,聊這些你閉著眼睛都能做好的農活,就算是治療了嗎?

問題被帶到了艾瑞克森麵前,艾瑞克森回答說:“因為這個人是農夫啊,他懂得土地賦予他的力量,他的歡愉和汗水幾乎都揮灑在這裏,他在土地上自信且瀟灑,這就是他獲得戰勝疾病能力的最好來源。”

催眠能為我們做什麼

“催眠並不神秘,其實隻是一個溫暖的人在另一個溫暖的人身上激發出來了維持生存的意誌。”

催眠究竟能夠帶給我們什麼呢?

首先,它能夠讓我們知道一個人內心的禁忌是什麼,最惦記的人是誰。這些事情在清醒的時候,在意識的掩蓋下,未必會露出真實的麵貌。其實,這就是認識自己。一個人不管有多麼深厚的社會背景,甚至具有某種特異功能,都沒有認識自己來得重要。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有90%以上都是由看不見的潛意識驅使的,可見認識自己很重要,否則自己的行為豈不是就像是閉著眼睛在盲目摸索。

催眠能夠讓我們在更好的狀態下認識自己。當我們進入催眠狀態的時候,身心都處在完全放鬆的狀態,很寧靜,意識也很專注,這樣的條件就像是有了顯微鏡一般,能夠更好地讓我們看清自己。

其次,催眠還能幫助人們治療神經官能症、情緒失調等。如果了解自我催眠的過程,這樣的疾病通過自我催眠就能夠治療。不僅如此,催眠還能幫助治療身體方麵的疾病。

催眠不能夠幫助人刪除一段痛苦的回憶,但能夠幫助你從其他角度去看待這段回憶,理解這段回憶,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你從這段回憶中獲得積極方麵的東西。因為任何事情都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麵,即使是像失戀這樣的事情。催眠師可以引導你從失戀中看見自己的成長,看見與對方的不適合,而且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伴侶。

了解這些之後,這段記憶雖然沒有被遺忘,但你已經不再痛苦了,這段往事被你以平和的心態當做了生命中的一段曆程。

除此之外,催眠還能夠幫助人們戒掉一些不良習慣,比如抽煙、酗酒。因為人的潛意識對這些事情看得很清楚,知其不可為,但還是沾染上了這些惡習。催眠的作用就是強化這種意願,並戒掉這些不良嗜好。

不過,催眠可不能作為情侶之間檢測感情的方式。有的人試圖利用催眠來測試伴侶對自己的真誠,可是如果和愛人之間的感情都需要通過催眠才能檢測,隻有在催眠中才能判斷對方的話是真是假,這樣的感情還有維持下去的必要嗎?

總之,催眠能為你做的事情很多,但不是所有。不要把催眠神秘化、妖魔化。其實這一切都是我們自己的功勞,我們的內心本身就具備了無盡的力量和勇氣,催眠隻是開啟內心之門的一把小鑰匙。

是科學,還是咒語

曾經有人宣稱自己能夠給雞催眠,他隻要對著手中的雞輕言細語地說話,雞就會不再掙紮,慢慢平靜下來,然後就任由擺布了。他讓雞站在桌子上,雞就站著,讓它單腿站,它就抬起一條腿,因為大家看不懂雞的表情,也不知道這個過程究竟是真的催眠,還是這個人對雞下了什麼咒語。

催眠指揮人的行為

關於催眠的傳說愈演愈烈,版本越來越新奇,超越了現實,超越了人們能夠想象的範圍。

1939年,一位催眠師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找來一些被試,將他們一一催眠,並要求被試去觸摸響尾蛇。實際上,響尾蛇是放在透明玻璃罩裏的。不過這個保護措施,被催眠者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說在他看來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催眠過程中,催眠師並沒有說那是劇毒的響尾蛇,隻暗示被試那是普通的繩子,結果四個被試當中有三個伸手去摸了。而那些未被催眠的被試,97%的人根本不敢靠近那條玻璃罩裏的響尾蛇。

之後,這位催眠師又進行了另外一項實驗。這一次,他讓被催眠者把杯子裏盛放的硫酸潑向別人。當然,杯子裏裝的並不是硫酸,而是純淨水。可是受到暗示的被催眠者的確端起了杯子,將“硫酸”潑向別人。

實驗公開之後,人們開始對催眠充滿恐懼,催眠師說出的指令仿佛成了咒語,要是討厭某個人,是不是可以通過催眠的方法指導他去犯罪或者自殺?

二戰的時候,有人為戰爭研製出了低沸點汽油。這種汽油一旦普及,戰爭的死亡率將會再度升高。負責此項研究的官員深信自己的團隊保守秘密的能力,哪怕他們中間有人不慎被抓,他也絕對相信他們的忠誠。可是最後,研究機密還是被泄露了。泄密者的確是研究團隊中的一員,他被俘後,沒有受到任何嚴刑拷打就說出了秘密。這個人被俘之後,對方雇用了一名催眠師對他進行催眠。在催眠過程中,催眠師暗示自己是這個人的上司,要求他簡單明了地說出低沸點汽油的研究機密。由於進入到了深度催眠,這個被俘虜的泄密者越說越多,差點停不下來。

可見,催眠師的確能讓被催眠者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來,催眠師發出的指令甚至比遠古的咒語更有效。難道催眠就隻有這樣近乎恐怖的功效,就這樣被排擠在科學之外,讓人們一直誤解下去?

科學or咒語

之後的研究發現,如果催眠師在催眠過程中向被催眠者下達了違反道德或者良心的指令,被催眠者是會拒絕的。之所以有的被催眠者會做出一些有悖常理的事情,是因為暗示作用。催眠師如果不直接下令,而是間接地用一種良性的導向去暗示被催眠者的話,被催眠者的潛意識也許會出現無法判斷曲折是非而做出不該做的事情。

從嚴格意義上講,催眠是運用科學手段探知潛意識的一個過程,這與咒語根本無關。但是經過仔細研究又會發現,那些遠古的神秘咒語,也有通過催眠控製人心智的成分在內。

催眠中的超意識

“穿過一個黑暗的管子,我身處在一片白色迷霧裏。一會兒,白霧散盡,我走進了一處仙境。我不說這裏美得像畫,實際情況是,我走進了一幅畫中。每樣東西都顏色飽和、瑰麗。我在一條清澈的河邊躺下,身旁是密可遮日的大樹。這時候,釋迦牟尼出現了,他就靜靜地坐在大樹下看著我……”

麥斯麥爾術PK招魂術

這是一個被催眠者在進入催眠狀態後到達的境界,盡管他本身並不信佛,但是他自己描述他與佛進行了對話,佛在那棵樹下點化了他,使他明白了很多此前一直不明白的人生道理。

“麥斯麥爾術”出現在18世紀的歐洲,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這位名叫麥斯麥爾的維也納醫生提出了“高級現象”和“感覺共享”,這些理論引起了醫學界與科學界的懷疑,麥斯麥爾不得不隱退國外。到了19世紀,聽診器的發明者,一位倫敦大學的外科醫生說處於恍惚狀態的被試可以感知滋味與聞到的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