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有趣空間:身體間距離的和諧與危險(2)(1 / 3)

把手伸到個人空間的邊緣處,可以讓彼此問好的兩個人互不侵犯對方的個人空間。在人口密度較低的鄉間長大的人,通常需要半徑1米以上的個人空間。同樣,這也是他們在跟人握手時手腕與身體之間所保持的距離。

兩個來自鄉村的人在握手時,把手伸到距離身體1米的位置。鄉村的人在跟你問好時,通常會穩穩地站在原地,為了能夠握住你的手而身體前傾;而城裏的人則會走上前去跟你握手。在偏遠地區長大的人還會需要更大的個人空間,最大的能夠達到半徑6米。這些地區的人們在彼此見麵時不會采取握手的方式,而是遠遠地站著,向對方揮手問好。

偏遠地區的人們在見麵時會保持較大的身體距離。生長在城市的農用設備推銷員,在偏遠農村進行上門推銷時,一定會覺得上述信息非常實用。比如,一個農民或許需要半徑1米至2米的個人空間,那麼,如果你跟他握手的話,他就會覺得自己的個人空間遭到入侵,從而產生不快或者抵觸的情緒。那些來自鄉村的優秀銷售員一致認為,在跟鄉下的顧客問好時,雖然可以握手但身體不要靠得太近;而在跟偏遠地區的農民打招呼時,隻要遠遠地揮揮手就可以了。以這種方式開場的推銷,最有可能獲得滿意的銷售成果。

一個人所擁有的房屋和他經常使用的空間,共同構成了他的私有領地。在這些領地遭受入侵的時候,他會為了捍衛它們而戰。家、辦公室、汽車,都代表著一個人的私有領地,人們會用牆、鐵門、柵欄、戶門之類的東西明確劃分領地的邊緣。每一個領地的內部也會被分為若幹個小領地。比如,家庭中的某個成員可能會將廚房視為自己的專屬領地,在他使用廚房時不允許任何其他成員進入廚房;公司裏的某個商務人士可能會對會議室的某個座位特別偏愛,而將它視為自己的專屬空間;同樣,也許咖啡館的某個顧客會特別青睞牆角的那個席位,家裏的媽媽或者爸爸也會有自己最喜歡的某把椅子等等。所有這些區域要麼就是人們所擁有的財產,要麼就是人們常常使用的空間。咖啡館的那位顧客為了充分占有自己喜愛的座位,甚至會在桌麵上刻上自己名字的大寫字母;公司的那位商務人士為了標記屬於自己的座位,會用文件夾、鋼筆、書、衣服等東西堆滿那個半徑46厘米的私密空間。

當你在辦公室和上司會麵時,如果上司邀請你坐下,而你無意中卻沒有坐在他指定的那個座位,反而坐在了上司自己喜歡的位置,那麼上司一定會因為個人領地被入侵而滋生焦躁情緒,並且隨之產生防禦心理。其實,一個簡單的問題就能化解這樣的尷尬。“哪個座位是您的?”落座之前多問這麼一句,你就不會誤闖入上司的私有領地了。

6.坐在敵人身邊有利於化解矛盾

在西方國家中,做父親的在家中常坐在橢圓形桌子或長方形桌子兩頭的位置上,因為它是第一個位置,象征著權威。在中國,長輩總是坐在八仙桌的上手,俗稱“朝南坐”。與此同理,在家庭的餐桌上,我們可以從坐的次序分辨出家庭的組成情況;同樣,如果一群人坐在會議桌旁開會,領袖人物一定自動地坐在公認為首位的位置上,同時,我們可以從其他人坐的位置離領袖人物位置的遠近距離上,判斷出他的地位的高低或與領袖人物的親疏關係。一般,對立的雙方,必定相對而坐;心存異議的人,十有八九坐在較遠的地方。

那些在會議上站起來發表意見的人,內心必定有一種優越感,認為自己的意見是舉足輕重的。而坐著聽他發言的人,坐的距離越近,他就越是感到討厭或不安,而會議的主持者,往往會用手勢叫他坐下來發言。

學生時代,每當考試時,如果監考老師走到你身邊站下,你心裏就會產生一種煩躁不安的感覺,腦子仿佛一下子變得遲鈍了,簡直不知道怎麼做題好。一個女同學說,有一次監考老師走到她身後的空座位上坐了下來,害得她一直心神不定,以致寫錯了答案。當時,她忍不住想回過頭去,衝著監考老師大喊一聲:“請你離開,別影響我的考試!”

事實上,父母在責罵孩子時,也總是采用把身體傾到孩子麵前的做法,來表明他們間的關係,用以加強父母對孩子的權力感。

國外有許多學者試驗著從領域的幅度和私有空間被侵犯時所作出的反應來分析判斷一個人的個性。他們經過多個研究發現,被誇獎的人常常離誇獎自己的人很近,而被批評者則坐得遠遠的,其餘的人坐在這兩者之間,與誇獎人保持適當的距離。在相同的情況下,性格內向的以及焦慮不安的人也坐得比性格外向的人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