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有趣空間:身體間距離的和諧與危險(1)(3 / 3)

4.逐步後退,他不想與你過於親近

當有人慢慢走向你,一旦你感到不自在,就會讓他停下來,並且自己會逐步後退,直到你處於一個令自己感到自在的距離才停下來,這個區域是否有所不同?你能說明其原因嗎?

其實,這個自在的距離就是測量你能接受的私人空間和親密空間的閾值。如果你想表達對某人的好感,你會很樂意與他親近,身體前傾,頭部前傾,肢體發生碰撞……但是如果有人在和你談話的過程中,不斷對逐漸靠近的你節節後退,那你要注意了,你已經在無意中侵占了對方過多的私人空間,讓他產生了不安感。後退表明對方並不想與你過於親近。

試著侵入某人的緩衝地帶。如在等候線前、電梯裏或公共汽車上與人站得“很近”,觀察一下人們的反應。你會發現,大部分人都選擇後退來表達自己的拒絕,有些人則選擇正麵對峙,用憤怒的眼神凝視你以發起質疑。

現在你是否明白為什麼學生用於在圖書館占座位的書籍被統一擺放後會引發眾怒?銀行為何要設1米線?無數的書本和文章都探討過動物對領地的重視。不管是大動物、小動物,還是人類,都有自己的方式標示自己的地盤,並且防備同類入侵。如果你能了解人類對個人空間的那種微妙感覺,你就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在跟別人進行麵對麵交往時,你也能更準確地預判他們的反應。

大部分動物都會將自己身體周圍一定的區域視為自己的私有領地,至於這塊領地範圍的大小則主要取決於動物生長環境的擁擠程度,以及當地動物分布的密集程度。所以,私有領地的大小是由當地的整體環境決定的。

人類也有自己專屬的個人空間,別人一般會在兩種情況下進入我們的私密空間(距離身體15cm—45cm的範圍):其一,入侵者是一個關係密切的親戚或者朋友,也可能是愛撫我們的情侶;其二,入侵者懷有敵意,甚至準備對我們進行攻擊。就像我們前麵所說過的那樣,人們隻能容忍關係密切的人進入自己的私人空間和社交空間。所以,一個闖入私密空間的陌生人會讓我們的身體立刻產生生理反應。我們會心跳加快,大量的腎上腺素會注入血管,血流把腎上腺素傳送到大腦和肌肉,於是,我們的身體就作好了隨時出擊或者逃跑的準備。

這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麵對你的時候逐步後退,那就說明他不想親近你,甚至對你有些反感。盡管他們可能滿麵笑容,似乎相當喜歡你,但你得知道,這僅僅隻是因為他們不想得罪你。

如果你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就一定要遵守“保持身體間距”這一黃金法則。隻有在和別人的關係更加親密的時候,別人才會願意讓我們進一步靠近他。比如,一個新上崗的員工在剛開始跟同事打交道時,可能會覺得其他人都對他很冷淡,但這隻是因為大家都還跟他不熟,所以隻會讓他進入社交空間。隨著大家彼此之間的了解逐步加深,身體之間的間距就會逐漸縮短。最後,其他同事會願意讓這位新員工進入他們的私人空間,如果相交甚篤,甚至可以進入私密空間。

5.向你的方向微躬在等你說話

當上司一邊說話一邊將身體往一側傾斜,另一隻手向前平攤,手心朝上放在桌麵上,語速減慢,雙眼直視你的嘴唇或眼睛,這說明上司在等待,此時他說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用身體語言告訴你,該輪到你說話了。上司的潛台詞:“我要告一段落了,別光聽,發表高見。”

你可以這麼做:既然上司做出這個動作,說明他有足夠耐心傾聽。如果你有不同意見,這時提出最好。和上司說話前一定要打好腹稿,把自認為最精彩的言論放在這時說,上司會格外重視。

兩個來自城市的人彼此握手問好,他們會把手伸到距離身體46厘米的位置。正如我們前麵所提到的那樣,一個人對個人空間的需求與他所生活地區的人口密度相關。例如,在人煙稀少的田園長大的人,會比在人口稠密的城市長大的人需要更大的個人空間。

所以,我們隻要觀察對方伸出手的幅度,就能判斷他是來自大城市還是小鄉村。在城市裏長大的人通常需要半徑46厘米的個人空間。這個半徑也是當他們跟別人握手時手腕和身體之間所保持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