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有趣空間:身體間距離的和諧與危險(1)(2 / 3)

2.習慣攬肩拍背說話的人大多不設防

一個人的性格習慣和從小生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不管後天怎麼修正,還是多少會保留從小養成的習慣。在與其他人說話的時候,有些人天性喜歡與人攬肩拍背。

有一個女孩自小在幸福的家庭中長大,家裏除了她,清一色都是男生,所以全家人對她都很寵愛。這個女孩兒做什麼事情都喜歡撒嬌,對哥哥總是攬肩拍背,表示自己的親昵,而且,她不管在肢體動作、說話語氣還是穿著打扮上,幾乎都和小公主沒兩樣。

進入社會後,對於周邊的同事女孩依然保持一樣的態度,與人說話時總是不自覺就靠得很近,無論說什麼話題,總是睜大眼睛感覺非常喜歡的樣子,說著說著就喜歡用手攬住對方的肩膀或者拍拍後背,表示自己的好感。

有些年長的女同事總因此覺得女孩太過隨便輕浮,私底下提醒女孩注意點兒,但是無論怎麼提醒,一到興奮時刻,女孩還是會不由自主做出一樣的動作。盡管有點不合大人的意,但女孩的天真坦誠依然為自己帶來了不少朋友。

許多研究都指出,即使和陌生人也能做到攬肩拍背的人一般都很開朗,容易和人做朋友,也比較容易說服他人。有時一個動作,不用開口就能有效說服對方。這些人常是重情重義的代表。很多影視劇裏,就常用這個動作來表現人物重感情、灑脫的性格。

一般來說,人會根據對象的不同來調整自己的位置。和不喜歡的人說話,總會保持一定距離;和親近的、喜歡的人說話,則會特意靠得很近。而且,人會下意識地目測這個距離。據此分析,上司或資深同事拍自己的後背或肩膀是一種親近的表現,甚至是信任的體現。因此,即使你為此感到很鬱悶,也隻能接受,最多心裏感歎:“怎麼又來了……”要知道,和自己不熟的人有身體接觸的時候,人們都會覺得有生厭的感覺,因而不會做出攬肩拍背的舉動。然而,這類人根本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們反倒覺得:“我拍你的肩膀,你肯定很高興吧。”在潛意識裏,他們認為自己很了不起,而這也是他們能在管理層或政界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們對待他人個人空間的態度,決定了我們會成為受歡迎的人還是遭嫌惡的人。所以,不管跟誰打招呼都要拍對方的肩膀,或者在聊天的時候總是接觸對方的身體,時間久了,這種大大咧咧的人會讓別人感到嫌惡。

有太多的因素會影響到人們與他人之間所保持的身體距離,所以,在你思考為什麼人們會保持某一特定間距的問題時,一定要考慮到每一個細微的因素,然後再作出判斷,在你“管轄”的地方,才是你感到安全的地方,這樣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3.突然開始打哈欠希望談話結束了

打哈欠是最顯著的模仿行為之一:隻要一個人打哈欠,他身邊的那些人就會接二連三地打哈欠。

人為什麼要打哈欠呢?研究發現,一般人一次打哈欠的時間大約為6秒鍾,在這期間人閉目塞聽,全身神經、肌肉得到完全鬆弛。因此可以認為,打哈欠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最好的休息,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保護作用。

有人認為打哈欠是腦缺氧的表現,如果一個人在聽他人講話時,感到心理疲勞,會忍不住通過打哈欠的深呼吸運動使血液中增加氧氣,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從而使精力更加充沛。你會發現,當人困乏的時候往往是哈欠不斷,以提醒人體,表示大腦已經疲勞,需要睡眠休息,所以打哈欠也是一種催眠的方法。當人即將進入緊張工作之前,也常會哈欠連連,這可能是人體借助深吸氣使血液中增加更多的氧氣,提高大腦的活動能力。

羅伯特·布諾溫發現,打哈欠的傳染性極強,以至於你甚至不需要目睹別人打哈欠,隻要看到有人張大嘴巴,你都會忍不住打起哈欠來。現在我們認為,打哈欠是一種模仿行為,它能夠讓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友善關係,避免產生衝突。這種理論同樣適用於猴子和黑猩猩。

總之,打哈欠是人體的一種本能反應,它像心跳、呼吸一樣,不受人的意誌所控製。人們通過打哈欠保護腦細胞,增加腦細胞的供氧,提高人體的應激能力,如果你發現對麵的他正在忍不住打哈欠,那麼趕快停下你的發言,適時地遞上一杯咖啡,幫助對方休息一下吧。相信,重新振奮精神後,他會更容易接受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