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6章 密旨(3 / 3)

撫住覃楠甫得手狠狠一壓,司徒逸深深吸了口氣,轉身對一直緊緊相隨自己的白羽衛吩咐了些事,白羽衛領命退了出去。見他們消失在夜色中,司徒逸才回頭,對張忠大聲道:“弘陽王呢?”

張忠一怔,隨即色變“弘陽王?”

一眾文武中,竊竊議論四起。

“弘陽王殿下?陛下唯一的嫡子,殿下還小,這時尋殿下是為何?”

“殿下不過一個三歲孩童,何必將他迎到這裏?”

“殿下是將軍的親外甥,大將軍此時將殿下迎到這裏是……”

不出片刻,一旁的眾位文武紛紛色變,都已猜到了司徒逸的意圖。可卻沒有人敢說,他這是要乘機逼皇帝立他的親外甥,三歲的弘陽王為東宮太子,以便他自己成為權勢滔天的外戚權臣……

司徒逸無暇理會他們,轉身對自己的衛士道:“即刻去請弘陽王殿下前來。”

“遵命!”最後守在他身邊的幾個白羽衛士領了命,退了出去。

覃楠甫看著人群之前孑然獨立的司徒逸,長長慨歎一聲。或許,司徒逸這險仄的命運,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是必然。微微閉眼,他想起元平帝每每論及司徒逸時眼中的殺氣,覃楠甫隻好咽下本心,順應聖意,亦順應司徒逸的選擇。

重又睜開眼,覃楠甫轉身肅然對神色更見驚惶張忠道:“張公公,去將禁軍四位指揮使大人請來來商議。”

張忠神色複雜,閃爍的眼神又瞟了一眼司徒逸,躬身退了下去。

須臾之後,四個精悍高大的將領齊齊來到司徒逸和覃楠甫麵前。

禁軍原本隻分兩支,元平帝登基初始,就將兩支劈分為四支,並將原本萬人的禁軍定數擴為兩萬。這樣的變動之中,原本的禁軍各級指揮校尉都有變動。

而其時,司徒逸尚未應下恩師托付,隻一心想抽身離開朝堂,所以禁軍變動之時,他也未留心。因而眼下的這四個新指揮使,於他是他全然陌生的麵孔。

看著眼前四個神色倨傲的將領,司徒逸穩住心神,沉聲道:“奉聖上口諭,若聖躬危急之時,可權變處置。張兔兒賊心可誅,無需姑息。格殺勿論!”

四張又驚無奇的臉齊刷刷望向司徒逸,片刻後,其中一個指揮使向前一步,抬手一揖,刻意昂聲道:“事涉聖躬安危,恕下官不敢領命!”

司徒逸冷冷看著四個戎裝將領,麵不改色道:“陛下已立下密旨,冊立嫡子弘陽王為太子。大楚社稷千秋有繼,若聖躬危及,權變處置!張兔兒賊心可誅,無需姑息。格殺勿論!”

“這~”禁衛指揮使麵麵相覷。

“這是聖上密旨,幾位大人還是遵旨的好!”覃楠甫深深看著幾個禁衛指揮,在一旁語焉不詳的道。他承認司徒逸所說的是密旨,卻不說到底是冊立太子的事是密旨,還是權變處置的事密旨。

因為隻有覃楠甫猜得到,此時乾寧殿裏正安然高坐的帝王,恐怕早已知道張兔兒的密謀。他以己身冒險,就是想誘司徒逸冒這個險。

而司徒逸,卻是想借此一石二鳥。一則,借機迫元平帝立弘陽王為太子,另一則,則是他深知,禁軍中同內監一樣,必然也有“他們”的人,若楚帝真有這樣一道不顧自身安危的權變處置的密旨,那麼“他們”此次劫持聖駕的意義便消失殆盡了。

四個禁衛指揮使彼此交換了眼神,低頭一禮,齊聲道:“臣等領旨!”說罷,轉身退下,殺氣騰騰的逼向乾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