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療法主要用於各種神經症、心身疾病和其他某些心理行為症狀,包括癔症、心因性焦慮和恐懼、神經性嘔吐、厭食、頑固呃逆、性功能障礙、失眠和某些疼痛疾病等。
此外,催眠術還可以與其他一些心理治療方法聯合使用。例如,精神分析可在催眠條件下進行,此時抗拒作用相對較弱。有人主張,行為矯正療法也可以和催眠法相結合以促進療效。
###第三 音樂療法
音樂療法(music therapy)是一個係統的幹預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谘詢師利用音樂體驗的各種形式,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作為治療的動力的治療關係來幫助患者達到健康的目的。它是一門新興的,集音樂、醫學和心理學為一體的邊緣交叉學科,是音樂的作用在傳統的藝術欣賞和審美領域之外的應用和發展。
一 、基本原理
音樂治療是通過聽覺係統,作用於腦幹網狀結構、下丘腦、大腦邊緣係統及大腦皮層各級中樞;通過中樞的整合,暫時神經聯係的建立,調節中樞的興奮和抑製;通過植物神經活動,使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等內髒係統協調活動,以適應機體的需要。
二、治療方法
正確運用音樂療法要視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假如要使一個處於興奮狀態下的人安靜下來,就不能讓其聽緩和、平靜的音樂。因為讓興奮的人聽緩和、平靜的音樂,這種做法帶有強製性,結果會適得其反,使人心煩意亂,產生厭惡感。正確的處理方法應該是,興奮時給以活躍、激奮的音樂,用這種方法來人為地增強他興奮的程度。經過一定時間,興奮到一定程度便會發生抑製現象,他就會感到疲勞。這時他會自然而然地想聽緩和、平靜的音樂,如再適時地給予緩和、平靜的音樂,便能達到使其興奮平靜下來的目的。
選擇適宜於患者疾病的音樂是音樂治療的重要前提。之後,在具體的方法上主要有三種:感應式音樂治療、參與式音樂治療和音樂電療。下麵列舉一些在不同心情時所選用的不同名曲的例子。
憂鬱時,可選用莫紮特的《b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或西貝柳斯的《悲痛圓舞曲》;急躁和渴望時,可選用海頓的《皇家焰火音樂》,或羅西尼的《威廉·退爾》、鮑羅廷的《勒超人的舞蹈》;催眠時,可選用莫紮特的《催眠曲》,或門德爾鬆的《仲夏夜之夢》、德彪西的鋼琴協奏曲《夢》;希望明朗、輕快時,可選用巴赫的《A大調意大利協奏曲》或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圓舞曲、比才的《卡門》組曲,等等。
音樂療法不是一般的音樂欣賞,而是一種特殊的治療方法。施行這種療法必須根據病情來選擇和編排樂曲。這種新型療法,在國外一些先進醫院中已被采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我國,雖然目前尚未正式開展,但我們相信,它作為一種簡單、易行,對某些病有一定療效的新方法,今後是很有發展前景的。
三、適應症
音樂療法主要適應以下疾病:血管神經性頭痛、神經性頭痛、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帕金森氏病、甲亢、胃潰瘍、胃腸功能紊亂、支氣管哮喘、扭傷、挫傷、肌肉萎縮和心理疾病(如神經症、精神分裂症等)。
###第四 兒童中心遊戲療法
兒童中心遊戲療法是遊戲療法中的一種,而遊戲療法是兒童心理療法中最為古老的方法之一。
一、基本原理
所謂兒童中心遊戲療法是指以羅傑斯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為指導思想,以遊戲為媒介,以兒童為對象的一種心理治療技術。
二、 實施兒童中心遊戲療法的基本原則
(1)治療者要盡快和兒童建立和諧親密的關係。
(2)治療者要無條件地接受發生在兒童身上的一切事實。
(3)治療者要盡力創造出能使兒童自由表達自我體驗的氣氛。
(4)治療者對兒童表達的情緒要進行正確的判斷和反饋。
(5)治療者應該堅信,隻要給予適當的條件,兒童完全可以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6)治療者在遊戲中要珍視兒童自發的言語和行為,而不應成為兒童言行的誘導者。
(7)治療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
三、適應症
兒童中心遊戲療法適用範圍較廣。在日本,該療法主要用於社會適應障礙、不良行為、口吃、緘默、學校恐怖症、自閉症、神經性厭食症的治療,以社會適應障礙和不良行為的療效最佳,對於其他障礙也取得較好的療效。
第五 家庭療法
家庭療法實質上是集體心理治療的一種形式,由麥爾(Meyer A.)首創。家庭療法是一種以家庭為治療對象,目的在於改善家庭功能的心理治療。家庭療法與以個人為對象而施行的個體心理療法有所不同,其特點是不太注重成員個人的內在心理構造與狀態,而是把焦點放在家庭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上。
一、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