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醫院已將B超列為產科的常規檢查,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各檢查1次。
B超能診斷哪些胎兒先天性缺陷
目前,用B超可診斷的胎兒先天性缺陷有:①神經係統缺陷,如無腦兒、小頭畸形、腦積水、腦膨出、脊柱裂等:②四肢缺陷,如肢體缺損或畸形,成骨發育不全;③先天性心髒病,如較大的心室間隔缺損、單心室、心律失常等,④漿膜腔積液,如胸膜腔積液、心包積液、腹腔積液等,⑤消化道缺陷,如食管閉鎖、幽門及十二指腸閉鎖等;⑥泌尿係統缺陷,如腎發育不全、多囊腎、腎積水等,⑦其他缺陷,如聯體雙胎、內髒外翻及雙胎合並無腦、無頭、無心畸形等。
孕18~24周(孕4.5-6個月),胎兒器官分化完成,胎兒已成形,相對較小,羊水相對較多,超聲顯像較全麵清晰,是產前診斷的良好時機。過早檢查,胎兒器官分化尚未完成;過晚檢查,因胎兒軀體過大及胎兒皮下脂肪增厚,聲能衰減,都會使超聲顯像不清晰而發生漏診或誤診。
孕期不同階段B超檢查的意義如何
(1)早期妊娠。子宮隨停經周數相應增大,妊娠5周可見妊娠囊圖像呈圓形光環,中間為羊水,呈無回聲區,妊娠6周時妊娠囊檢出率達10%。妊娠5~6周,可見心血管搏動;妊娠6~7周,妊娠囊出現強光團,是胚芽的早期圖像;妊娠8周,初具人形,可測量從頭至臀的數值,即頂臀長,以估計胚胎的孕周(孕周二頂臀長4-6.5)。因此,從以上B超所見的圖像可知是否為正常的子宮妊娠。對那些有陰道出血的孕婦,可以判斷胚胎是否存活,結合特殊的圖像還可以排除宮外孕或葡萄胎。
(2)中、晚期妊娠。胎頭的邊界完整,清晰的圓形回聲光環,並可見大腦半球回聲及腦組織暗區。測量垂直於中線的最大徑線即為雙頂徑,該值於妊娠31周前平均每周增長3毫米,妊娠31~36周平均每周增長1.5毫米,妊娠36周後平均每周增長1毫米。若雙頂徑大於8.5厘米,提示胎兒成熟。在妊娠中、晚期,胎兒脊柱、四肢、胸廓、心髒、腹部及臍帶均可明顯顯示出來,可發現有無異常。根據胎兒生長的各種數值,如雙頂徑、頭圍、腹圍、股骨長度以及各個數值的關係連續動態觀察,可以了解胎兒生長是否正常,是否有過大、過小,有無宮內生長遲緩。還可根據胎頭、脊柱及雙下肢的位置來確定胎位是否正常。
專家們提出,妊娠18~22周,必須做一次B超檢查,這有助於了解胎兒的大小、發育是否正常、有沒有畸形等,必要時核對預產期。還可觀察羊水及胎盤是否正常,^有異常時還要定期複查。臨產前產科醫生若懷疑胎兒過大而骨盆又不很大,需借助B超計算胎兒體重,決定分娩方式。
三維超聲在產檢中又和特殊功能
三維超聲可顯示出超聲的立體圖像,即用超聲的探頭對髒器或胎兒進行各軸間的掃查,將二維圖像加以存儲,然後由計算機合成立體圖像。三維超聲有靜態和動態兩種類型。靜態三維影像以空間分辨力為主,動態三維影像以時間分辨力為主。三維超聲診斷法對心髒、大血管等許多髒器在方位觀察上有突出的優越性。觀察胎兒發育、診斷胎兒異常更有其優越性。操作者使用三維超聲波掃描技術,通過更便於人眼分辨的多平麵圖,得到更為自然和完整的形象,產生的影像與原形逼真,微細結構高庋清晰,呈現二維超聲難以達到的立體逼真的圖像。三維超聲有助於檢出胎兒唇裂、齶裂、腦畸形、耳朵和顱骨異常,還可檢出胎兒心髒異常。專家建議,三維超聲僅限用於高危畸形的診斷。
B超如何測定胎盤的位置和成熱度
應用B超檢查胎盤位置,這在妊娠全過程中是一種安全、簡便、準確性高並可重複檢查的方法。用B超確定胎盤位置有兩種作用。
其一,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或穿刺臍血做產前診斷時,需先做B超檢查,以確定胎盤位置,避免在穿刺時損傷胎盤。抽羊水一般在妊娠16~20周時進行,這時胎盤的麵積相對較大,約占宮腔麵積的1%,羊水也較充分,觀察胎盤大小及位置時比較容易。
其二,有產前出血時,需確定是否是前置胎盤或胎盤早剝引起的出血,如胎盤的位置偏低或胎盤的下緣蓋住子宮頸內口,則為前置胎盤。以前用陰道檢查的方法檢查胎盤的位置,有一定的創傷性。有了B超後,檢查胎盤位置更安全、可靠。
有時在妊娠中期做例行B超檢查時,發現胎盤位置較低,但無出血,須在妊娠32~36周時複查胎盤位置,觀察其變化,多數可以上移,成為正常的位置。如果胎盤附著在子宮後壁,因受胎兒位置的影響,可給確定胎盤位置帶來一定的困難。
隨著孕周的增長,胎盤逐漸發育成熟。根據胎盤的結構變化將胎盤成熟過程進行分級:0級為未成熟,多見於中孕期,I級為開始趨向成熟,多見於孕29~36周;II級為成熟期,多見於36周以後;III級為胎兒:已成熟並趨向老化,多見於38周以後。
怎樣通過B超估計胎兒體重
估計胎兒體重是判斷胎兒成熟度的一項重要指標。超聲估計胎兒體重的方法有多種,如胎兒腹圍預測法、雙頂徑與腹圍聯合預測法、股骨長度與腹圍聯合預測法等。上述方法均可根據所獲得的數據,直接查閱圖表即可查到胎兒體重。很多超聲儀器中帶有根據多參數(腹圍、雙頂徑、股骨長度等)來推算胎兒體重的公式,操作者僅需將有關參數的測量值輸入,即可得到胎兒體重值,十分方便而且準確。多數專家利用雙頂徑與孕周之間的極顯著相關性來測算。
如何看懂孕婦B超報告
每一個孕婦幾乎都做過B超檢查,有的孕婦還不止一次。醫生的報告單上名詞難懂,項目繁多,下麵分別給以說明。
(1)孕囊。也稱胎囊,隻有在懷孕早期能看到。孕6周時孕囊直徑平均約2厘米,孕8~9周時平均3.5厘米,孕10周時平均5厘米。孕囊內可看到胚芽,孕6周以後還可看到胎心搏動。對月經不規則、孕期不能確定的孕婦,可根據孕囊估計妊娠期限。孕囊以圓形或摘圓形、清晰為正常,如孕囊不規則、模糊,且位於子宮下部,孕婦同時有腹痛、流血時,可能會流產。
(2)頭臀長度。指胎兒從頭部到臀部的長度。妊娠8~11周的這個階段,每個胎兒發育狀況還沒有太大差異,可以通過測量頭臀長度估計胎兒的孕周。即孕周二十6.5。估計胎齡時,孕10周以前以孕囊測量較好,而在孕10周以後以頭臀長度的準確率較高。
(3)雙頂徑。指胎兒頭部左右兩頂骨間的距離,測量垂直於中線的最大徑線即為雙頂徑。妊娠31周平均每周增長3毫米,妊娠31~36周平均每周增長1^5毫米,妊娠36周之後平均每周增長1毫米。若8?0》8.5厘米,提示胎兒成熟。
(4)股骨長度。指大腿根部到膝部的長度,即胎兒大腿的長度。它的正常值與相應懷孕月份的值差2~3厘米,比如為9.3厘米,為7.3厘米,為8.9厘米,為6.9厘米。一般在妊娠20周左右,通過測量來判斷胎兒發育狀況。
(5)胎兒腹圍。在妊娠20周之後測定可以了解胎兒腹部的發育,以此來推測胎兒發育情況及體重。可與胎兒雙頂徑或股骨長度聯合起來估計胎兒體重,更為正確。
(6)羊水指數(六耵)。正常的羊水深度為3~7厘米,超過7厘米考慮羊水過多,少於3厘米為羊水過少。孕婦平臥,以腹部經臍孔橫線與腹中線為標誌點,分為4個象限區,測定各區最大的羊水暗區相加所得的數值為,水指數,大於18厘米為羊水過多。
(7)胎盤。妊娠12周之後,胎盤輪廓清楚,通常位於子宮的前壁、後壁和側壁。胎盤的定位有臨床意義,可以判斷是不是前置胎盤,又可為羊膜穿刺術或胎兒外倒轉術時避開胎盤。胎盤成熟度分為4級:0級為未成熟,多見於中孕期,I級為開始趨向成熟,多見於孕29~36周,II級為成熟期,多見於36周以後!10級為胎盤已成熟並趨向老化,多見於38周之後。如出現點狀強回聲,提示胎盤鈣化,為老化的象征。
(8)臍帶。正常臍帶漂浮於羊水之中,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可能為臍帶繞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