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是一種很難控製的情緒,也正是因為它非常難以控製,所以很多時候會釀成大錯。不為小事而憤怒,“風平而後浪靜,浪靜而後水清,水清而後遊魚可數”,這就是怒氣消解後的至高境界。
有時候想一想,何來之苦呢?這都不過是人生的小事,我們浪費太多力氣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麵,而且得不償失,反而無暇注意生命中更美好、更偉大的事物。無形中讓自己錯失許多寶貴的機會。
所以千萬不要因小事而上當,這些小事隻想把我們綁住,耗損我們的心力,以至於無法專注其他更重要的大事。下次再碰到不如意的事時,用旁觀者的心態,冷靜地看著這些事,並且讓自己的心靈飛揚起來吧!
用冷靜化解憤怒
剛剛嶄露頭角的候選人,被人引薦到一位資深的政界要人那裏,希望這位政界要人能告訴他一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經驗,以及如何獲得選票。
這位政界要人提出了一個條件,他說:“你每次打斷我說話,就得付5美元。”
“好的,沒問題。”
“那什麼時候開始?”
“現在,馬上可以開始。”
“很好,第一條是,對你聽到的對自己的詆毀或者誣蔑,一定不要感到憤恨。
隨時都要注意這一點。”
“噢,我能做到,不管別人說什麼,我都不會生氣,我對別人的話毫不在意。”
“很好,這就是我的經驗的第一條。但是,坦白地說,我是不希望你這樣一個不道德的流氓當選的……”
“先生,你怎麼能……”
“請付5美元。”
“哦!啊!這隻是一個教訓,對不對?”
“哦,是的,這是一個教訓,但是,實際上也是我的真實看法。”
“你怎麼能這麼說……”
“請付5美元。”
“哦!這又是一個教訓。你的10美元賺得也太容易了!”
“沒錯,10美元,你是否先付清錢,然後再繼續?因為,誰都知道你有不講信用的賴賬‘美名’……”
“你這個可惡的家夥!”
“請付5美元!”
“啊!又是一個教訓,噢,我最好試著控製自己的脾氣。”
“好,我收回前麵的話,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這樣,我認為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因為考慮到你低賤的家庭出身,又有那樣一個聲名狼藉的父親……”
“你才是個聲名狼藉的惡棍!”
“請付5美元。”
然後,政界要人說:“現在,就不是5美元的問題,你要記住,你的每一次發火或者你為自己所受的侮辱而生氣時,至少會因此丟失一張選票,對你來說,選票可比鈔票值錢得多。”
人如果不能夠有效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就不能管理好大局,更不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翁。
憤怒是各種消極情緒中最難控製的一種,就像故事中的年輕候選人一樣,有時候即使你已經做好了控製它的打算,但還是不知不覺地讓它發生了。如何才能更好地控製我們的情緒,使我們以友好開朗的一麵去麵對他人呢?
保持冷靜
靜下心來,想一想事情的前後經過,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某些失誤才給別人製造了成功的機會,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有什麼理由向別人發怒呢?如果真的是別人的過錯,希望你能考慮發怒是否值得,因為如果發怒最後受傷害的還是自己。“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如果把自己氣病或者氣傷了,換來的不是問題的圓滿解決,很可能會是別人的嘲笑和自己的痛苦。
古時候西藏有一個叫愛地巴的人,他一生氣就跑回家去,然後繞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後來,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多,而一生氣,他仍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哪怕累得氣喘籲籲,汗流浹背。當愛地巴很老了,走路已經要拄拐杖,他生氣時還要堅持繞著土地和房子轉三圈。
一次,他生氣,拄著拐到太陽已經下山了還要堅持,他的孫子怕他有閃失就跟著他。孫子問:“阿公!您生氣就繞著房子和土地跑,這裏麵有什麼秘密?”
愛地巴對小孫子說:“年輕時,我一和人吵架生氣,我就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我邊跑邊想——自己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少,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跟人生氣呢?一想到這裏,我氣就消了。氣消了,我就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工作學習了。”孫子又問:“阿公,您年老了,成了富人,為什麼還要繞著房子和土地跑呢?”愛地巴笑著說:“老了生氣時我繞著房子和土地跑三圈,邊跑我就邊想我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又何必和人計較呢?一想到這裏,我的氣就消了。”
所以在發怒之前一定要先給自己找一個緩解的辦法,冷靜地想一想值不值得。
考慮清楚再發火
在你感到怒火中燒時,及時反問自己:“憤怒能解決問題嗎?”“我究竟要的是什麼?要怎麼處理令我憤怒的事件?”當你的思想轉移到如何處理事件時,理性的力量就會被喚醒,衝動盲目的情緒將減緩下來。所以凡事一定要考慮清楚,三思而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