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瀟灑閑適 做快樂女人(4)(1 / 3)

可見,當人遇到足夠的刺激時,憤怒會使他失去理智,作出犯罪的事情。難怪一位心理專家這樣形容憤怒:“憤怒簡直就是魔鬼!”是的,如果沒有控製好你的憤怒情緒,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你不僅會危害他人,更會傷害自己。

1809年,拿破侖從西班牙戰事中抽出身來匆忙趕回巴黎,因為他的間諜告訴他說外交大臣塔裏木要造反。於是當他到達巴黎,就召集所有的大臣開會。會議上,他暗示地點明了塔裏木要造反的密謀。但是讓拿破侖感到奇怪的是,塔裏木竟然沒有一點反應,於是他再也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走到塔裏木麵前說:“有些大臣希望我死掉!”塔裏木仍然是不動聲色,隻是帶著疑問看著拿破侖,拿破侖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他朝著塔裏木憤怒地喊道:“我賞賜你無數的財富,給你最高的榮譽,而你竟然如此傷害我,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家夥,你什麼都不是,隻不過是穿著絲襪的一條狗。”說完他就轉身離去了。其他大臣麵麵相覷,他們沒有想到拿破侖會如此失態。

塔裏木依然是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他慢慢地站起來,轉過身對其他大臣說:“各位紳士,真遺憾,如此偉大的人物竟然這樣沒有禮貌。”

於是,拿破侖的憤怒和塔裏木的鎮靜很快在人們中間傳播開來,拿破侖的威望漸漸地降低了。偉大的皇帝在憤怒之下失去了冷靜,人們開始感覺到他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事實真的如塔裏木所言:“這是結束的開端。”

其實這正是塔裏木想要的效果,他正是想用這種辦法降低人民對拿破侖的期望。事實上他也辦到了。

可見憤怒真的可以讓人失去理智,他們會把一點小的事情看得像天一樣大,從而過於認真,結果是讓自己受到了嚴重的傷害。拿破侖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其實麵對別人的詆毀,最好的辦法就是時刻保持冷靜和寬容,讓自己的心情放鬆一些,否則你將會失去很多,有可能盡失整個天下。

不因小事而憤怒

人們常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如果任憑自己的怒火放縱,那麼就等於在浪費自己的精力和生命。人生苦短,我們不應該因為小事而憤怒,因為值得我們在乎的事情還很多,如果一味地把時間浪費在憤怒上,以至於沒有精力和心情去做其他的事情,那才是真正的愚蠢。

古時候有一個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而生氣。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談禪說道,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間禪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高僧未曾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婦人終於沉默了。

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隻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什麼?”

“氣也沒辦法呀”

“你的氣並未消失,還壓在心裏,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恨,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再次迎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生活中總會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困擾著我們,使我們的情緒時好時壞,並且也總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為了避免由於憤怒而引起的不良行為,我們可能一直在壓抑著自己的內心。

生氣時壓抑自己的憤怒,不把怨氣發泄出來,久而久之會造成心理上的壓抑,引起心理疾病,隻有釋放出心中的怒火,才能讓我們更健康。如果你刻意地去壓製自己的情緒,甚至在內心已經憤怒得發狂了,卻在外表上表現得慈眉善目,這樣對自己的心理和身體都會有很大的危害。所以麵對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時,要學會開誠布公地和對方交談,學著多一點豁達,多一點感悟,多一點理性,這樣憤怒就會如同那杯水,倒在地上便化為虛無。

有一則故事聽來讓人感覺很不可思議:

一個單身漢,住在用茅草搭起的房子裏。他非常勤勞,經常早出晚歸,自食其力,結果生活過得是越來越好了,起碼的生活必需品也都具備了。但是最讓他煩惱的是房子裏的老鼠成災,白天亂竄,晚上還讓人不得安寧,終日鬧個不休。單身漢滿腹怨氣,又無計可施。

一天,單身漢喝酒喝多了,躺在床上睡覺,這時老鼠又開始鬧騰了,似乎是故意惹他生氣。他於是怒火衝天,一把火把房子燒個精光,老鼠全沒有了,可是,他辛辛苦苦掙來的家業也沒有了。

聽了這個故事,你是不是感覺很好笑?讓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個抓賊的人為了顯示自己跑的速度比較快,結果最後跑到了賊的前麵,而賊趁機溜走的故事。

其實,對於這個單身漢來說,這本是一件無足掛齒的小事,可是因為恨老鼠而燒房子,不知道當這位單身漢看著化為灰燼的房子的時候,內心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