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患難見真情。”這話大家都不陌生,有時候或許是一個很細微的舉動,在我們看來,有些事情是“舉手之勞,不足掛齒”的。別人往往會將這些小恩小惠銘記於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晉代有一個人叫荀巨伯,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臥病在床,這時恰好敵軍攻破城池,燒殺擄掠,百姓紛紛攜妻挈子四散逃命。朋友勸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動,活不了幾天了,你自己趕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卻不肯走,他說:“你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我遠道趕來就是為了來看你。現在,敵軍進城,你又患病,我怎麼能扔下你不管而自顧離去呢?”說著便轉身給朋友熬藥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卻端藥倒水安慰說:“你就安心養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來我替你頂著!”
這時“砰”的一聲,門被踢開了,幾個凶神惡煞般的士兵衝進來,衝著他喝道:“你是什麼人?全城人都跑光了,你卻為何不跑?”
荀巨伯指著躺在床上的朋友說:“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丟下他獨自逃命。”又正氣凜然地說,“請你們別驚嚇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絕不皺眉頭!”
幾名軍卒一聽愣了,荀巨伯的慷慨言語,無畏態度讓他們都很震驚,也很是感動,說:“想不到這裏的人如此高尚,怎麼好意思侵害他們呢?走吧!”說著,這些軍卒悄然離開了。
人們總是可以敏感地覺察到自己的苦處,卻對別人的痛處缺乏了解。他們不了解別人的需要,更不會花工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裝不知,大概是沒有切身之苦、切膚之痛吧。
雖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們至少可以時常拜訪一下自己的朋友,關心朋友的處境,幫助他們脫離困境。當朋友身患重病時,你應該多去探望,多談談朋友關心的感興趣的話題;當朋友遭到挫折而沮喪時,你應該給予鼓勵;當朋友愁眉苦臉、鬱鬱寡歡時,你應該親切地詢問他們。這些適時的安慰會像陽光一樣溫暖受傷者的心田,給他們以希望和勇氣。
看人心經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碰到失利受挫或麵臨困境的情況,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別人的幫助,這種雪中送炭的幫助會讓他人記憶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