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刺蝟恰恰代表了現實生活中兩種風格迥異的人。
狐狸型的人大凡都有一些小聰明,他們總是有著太多的主意,思想也太過複雜,卻不能夠集中精力專注於一件事上,所以也就很難取得大的成就。而刺蝟型的人,總是能夠把複雜的世界看得很簡單,他們一點也不笨,隻是掌握了某些法則,他們會關注所謂的“大事”,然後,會全神貫注地集合自己所有的力量於其中,並且能夠堅持到底,最後也就會創造出非凡的成就。
這個寓言也曾經被“債券天王”——PIMCO的創辦人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引述,他說:“市場就像是狐狸,總是追逐吸引它目光的最新的事物,而我就像是刺蝟,隻專注於自己長遠的宏觀情勢。”格羅斯之所以把自己比作刺蝟,就是為了強調他特有的宏觀投資學。他總是能夠從大處著手,專注於長遠的總體經濟走勢,作為挑選投資標的的基礎。
點評
狐狸同時追求很多的目標,致使思想發散,不能夠使自己集中精力於一個統一的思想和行為。也正因為如此,盡管狐狸很聰明,但他的屢屢進攻卻隻能帶來屢次的失敗。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是否也像一隻浮躁的狐狸,不知道該如何來抓管理的重點?
正所謂“呂端大事不糊塗”,無數的實踐經驗證明,所有優秀的企業管理者都是“刺蝟”。他們知道該怎樣從一個個十分複雜的問題中簡化出一個單一的、有條理的理念。也許看起來很簡單,但這卻是管理者對事物深刻把握的一種能力。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隻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實力,能夠從複雜的世界中看出簡單的道理,才能夠腳踏實地的專注於企業的發展,才會懂得如何抓住企業管理中的重點。
孔明“事必躬親”的警示:管理者應懂得授權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大江東去,鬥轉星移,諸葛孔明火燒新野、鏖戰赤壁、三氣周瑜、智取西川、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的故事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誌士,騷人墨客,無不為諸葛孔明的雄才大略和高度負責的敬業精神所折服。然而,我們不妨冷靜下來一分為二的思考一下,孔明的“事必躬親”確有可鑒之處,但是對我們的企業管理者來說也是有可誡之處的。
其實,孔明大可不必“事必躬親”的。在蜀國的前中期,劉備的屬下可謂是楚蜀人才雲集,隻不過是孔明未能合理地授權,才導致了自己積勞成疾、過早謝世的後果,確實很令人惋惜。就拿魏延來說,自率部投誠,數戰有功,劉備稱漢中王遷都成都時,破格將其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魏延的才幹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實踐的效果很好。
劉備死後,孔明大舉北伐時,本應授權在前線與曹操多年作戰,既有經驗,又有計謀的魏延,可孔明總是對其存有戒心,非但不予授權,還對魏延提出的出奇兵攻長安的建議不予采納,連先鋒也不讓其做。卻“違眾拔謖”,讓善於誇誇其談,缺乏獨當一麵經驗的馬謖當了先鋒。其實,孔明對馬謖也是心中沒底。於是,自己又不得不親督大軍在後,結果還是一出祁山,便因馬謖無能失街亭而敗北。
再說李嚴,在劉備眼中是僅次於孔明的人物。劉備臨終托孤:“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督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目的很清楚,就是讓諸葛亮在成都輔劉禪主政務,讓李嚴屯永安拒吳並主軍務。孔明秉政,本應充分發揮好李嚴等人的作用,然而仍是“事無巨細”,惹得李嚴不高興,才使得兩人的矛盾日益加深。後來,孔明以第五次北伐為借口,削了李嚴的兵權,調其在漢中負責後勤工作。後因運糧事件,孔明抓住了李嚴的把柄,“乃廢嚴為民,徙梓潼郡”。廢了李嚴,孔明親自抓起了運糧事宜,耗費了無數的精力,搞出了“木牛流馬”。
不善授權,“事必躬親”,終將累及自我。五丈原對峙,曠日持久,士兵中有些鬆懈,確需整頓軍紀,本應授權眾將管理部屬,可孔明卻是罰二十以上,皆親自處理,忙得是沒日沒夜。司馬懿聞後斷言:“亮將死矣。”果如其言,不久,孔明就累死在陣前。
點評
如今,很多的企業老總都在感歎:太忙!總是難以集中時間和精力來思考和處理計劃中的事務。
忙,這確是事實。很多的管理者的確是整天忙得不可開交。經常是打算到辦公室辦某件事的時候就被人堵在了半道上談另一件事;好不容易到了辦公室,卻已經有人在那裏等候多時;這裏還沒談完,那邊電話不斷……長此以往,管理者總會被大量的臨時事務所牽絆,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計劃中的事。
管理者忙是正常的,但也不至於忙成這樣吧?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很多的管理者不懂、不肯、不會授權。
管理者事必躬親,把自己搞得狼狽不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如果管理者被大量的臨時事務所牽絆,不但對事業的發展沒有好處,相反還會阻礙企業的進步。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善於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要懂得厚積而薄發才是上策。
管理能力的優劣,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一個管理者是否懂得授權。一些善於授權的管理者,總能夠“分身”有術,並不見“吃飯有人找,睡覺有人喊,走路有人攔”,事業卻能夠一片紅火。授權是一種領導的藝術,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當好好掌握。
獅子與農夫:學會把握授權的度
一頭獅子愛上了一個農夫的女兒,於是,它就請求農夫將女兒嫁給它。農夫既不忍心把女兒許配給猛獸,但又不敢拒絕,他就想出了一個方法。
當獅子來催促的時候,農夫對它說:“我很願意將女兒嫁給你,但她很害怕你的尖牙和利爪,如果你能夠去掉它們,我女兒就立刻與你結婚。”
獅子聽後,立刻答應了。它回去去掉了自己的尖牙和利爪。
可是,如此一來,農夫也就不再害怕獅子了。當獅子再來的時候,農夫就用木棒把它給趕走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輕易地放棄自己已有的力量,這是一種不明智的舉動。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善於授權,但也要把握好授權的度,對於不該放棄的權力不能夠輕易的放棄。
我們的很多企業管理者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在管理的過程中,他們能夠授權,但他們卻把握不好授權的度,當他們授予核心管理部門的員工太多的權力時,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做銷售的,會把客戶和核心的銷售團隊帶走;做財務的,會利用職權,中飽私囊、攜款潛逃;做技術的,會帶走企業的核心技術跳槽……
這也就提醒我們,在授權時,對於自己不該放棄的權力一定不要輕易的放棄,授權是有度的,對於不同的人要分別對待,不同授權。特別是對於那些能力很強,但卻缺乏誠信的員工,管理者在授權時一定要把握好度,否則,一旦你賦予了他過多的權力,他就有可能會做出背信棄義、違背企業利益的事來。
點評
授權的首要原則就是要將權力授給那些能夠勝任工作且有誠信的人。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學會把握授權的度。管理者在授權之前要對自己的下屬進行全麵的分析和評價,針對不同的人,為自己設定一個授權的度。如果在你的職員中有對自己的工作了解很深,並且遠遠超出你原來預料的人,你可以將重要的工作和任務交給他負責,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對於這樣的人,除了要具備擔負重任的才能和智慧外,還應該具備高尚的品德,如果他品德不好,能力再強也不能授予他重任,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管理上要注意原則,不但要懂得如何授權,還要掌握好授權的“度”,切勿輕易就放棄自己的權力,否則權力一旦失去,再要索回的話,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