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企業中都有很多的部門,如果各個部門之間混雜無序,企業必然無法發展壯大。因此,管理者要想讓自己的企業強大,就必須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係,使其連接成企業的“整體”。其實,對於各個部門中的每一個成員,也是同樣的道理。
兵強強一個,將強強一窩。選拔一個優秀的部門主管對於企業的發展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他就像是編柵欄的“第一根樁”,決定著企業的整體性能。
“凡事預則立”,在挑選人才時,管理者在一開始就要確定好標準,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製訂出係統的選才方案。並且,管理者在挑選企業肩負重任的人才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標準嚴格把關,這樣才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魏文侯用樂羊:要放心大膽地使用人才
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爭戰連年不斷。
這天,上朝之時,經過很多天的思考後,魏國的國君決定派大臣樂羊率軍去打中山國。但是,因為中山國的重臣樂舒恰恰是樂羊的兒子,朝中的大臣為此爭議不絕,他們都認為樂羊雖然善於布兵打仗,但這次畢竟是父子對陣,恐怕樂羊是不會全心全意為國效忠的。雖說朝中的爭議頗多,但魏文侯卻並未因此而改變主意,依然派樂羊帶兵出征了。
樂羊抵達中山國後,決定用圍而不攻的戰略攻城。結果一連好幾個月過去了,樂羊未曾動過一兵一卒。這讓朝中的有些大臣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們紛紛上書。奏章就像雪片似地飛到魏文侯的手中,魏文侯對此隻是一笑置之。為此,朝中的爭議越來越激烈,而魏文侯依然不動聲色,反而派遣專使帶著酒食、禮品去慰問樂羊,犒勞他的軍隊。流言更是愈演愈烈,魏文侯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給樂羊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別墅。
最後,樂羊終於按計劃攻克了中山國,得勝回朝。魏文侯非常高興,他特意為樂羊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功酒宴。而那些議論過樂羊的大臣們都覺得無地自容,同時也都稱讚魏文侯的用人不疑。宴罷,魏文侯賞給了樂羊一個密封的錢箱。樂羊回到家後,打開一看,箱中放的並不是魏文侯賞給他的金銀珠寶,而是滿滿一箱他攻打中山國時朝中大臣彈劾他的奏章。為此,樂羊對魏文侯的信任感動萬分。
直到此時樂羊才明白:如果不是魏文侯的全力庇護,不是魏文侯對他的這種超乎尋常的信任,不要說攻打中山國的任務不能完成,恐怕連他自己的性命也很難保住了。
在此,我們且不談樂羊的大義滅親,隻看魏文侯用人不疑的氣魄,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們的管理者從中得到啟示。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如果對所用的下屬總是疑神疑鬼,不能夠放手大膽使用,那麼被任用的下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很難得到發揮。這樣一來,不要說為企業的發展開創新局麵了,就連維護企業現有的局麵,也是很困難的。
點評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在寬厚待人的同時,還應該憑信任用人,也就是用人不疑。管理者要給予下屬充分的信任,並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才能夠讓下屬充分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幹。
在現代企業中,完成任何一項任務都不可能單靠管理者,任何工作的圓滿完成都是團隊成員集體智慧的結晶。一個有智慧的領導者,應該懂得把工作分出去做,他的責任不是事必躬親,而是充分信任下屬,讓他們和自己一起做。作為管理者而言,隻有做到了充分信任下屬,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組織內部每一個人的作用。
既委之以事,就要有放手讓權的氣魄。放心大膽地使用人才,這是每一個成功的管理者都應該具備的素質。高度信任下屬,可以滿足下屬的精神需要,可以激勵他們放開手腳,大膽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極大的工作熱情。
秦穆公寬待孟明視:要給人才表現的機會
秦晉爭霸之際,正在關鍵時刻,晉國的國君卻因病去世,秦穆公想借此機會假道晉國,好消滅晉國的鄰國鄭國。於是,秦穆公就派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位大將率軍出征。而晉軍在接到此消息後,覺得攻打秦國的大好時機到了。結果,秦軍一到,便受到晉軍的狙擊,導致秦軍全軍覆沒,三位大將也全部被活捉。
晉國為了羞辱秦國,並沒有殺掉孟明視等三位大將,而是將他們全部放回了秦國,請秦國的國君自己處置。
此事使秦國舉朝上下全都羞憤不已,而那三位主將也恨不能立即以死謝罪。但秦穆公卻身穿縞素,親自到郊外去迎接他們,並為未能生還的將士們痛哭流涕,以示祭奠。緊接著,秦穆公又向全國發布了引咎自責的《秦誓》,他說:“孟明視等都是傑出的將領,皆因寡人做了錯誤的判斷,才招致如此大的慘敗,這與孟將軍等人無關。勝敗乃兵家常事,我想孟將軍他們一定會振作起來,為國雪恥的。”
此後,孟明視他們便開始勤奮練兵,專伺時機到來,好雪洗前恥。
一年之後,孟明視等人率軍伐晉,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伐晉又慘遭失敗。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人都會認為不能再任用孟明視等人了。然而,秦穆公卻不顧大臣們的反對,仍然讓他們位列將相,並幫助他們整頓軍政。
為此,孟明視等人發誓要報此知遇之恩,一定要實現《秦誓》中的誓言:為國雪恥。於是,他們厲兵秣馬,加緊訓練。終於,在三年之後,他們三人再度率軍伐晉。這一次的秦軍勢如破竹,大軍壓過全境,晉軍大敗,隻得向秦國求和。這一戰大振秦國國威於天下,一雪國恥,使秦國取得了享有與晉國同等權力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