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某公司的機修工小孫,文化程度隻是初中水平,可就在某個機器發生故障,日本的生產商4次派人修理均無功而返的情況下,小孫卻讓機器起死回生了。他憑借的是豐富的工作經驗與高超的技藝,此舉為該公司節約了近千萬的資金,他也因此成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高技能人才。
點評
團隊的組建需要的是各式各樣的人才。每個人都不可能在各個方麵都很出色,但也不可能在每個方麵都很差勁,再遜的人也會在某方麵比別人強。
作為企業管理者,在選用人才時,眼睛不僅要向外看,企業不僅要廣攬賢能,同時管理者的眼睛也應該向內向下看,要到生產實踐的第一線去發現、培養、選擇人才,一定要做到不拘一格地選用人才,讓各種人才都能夠各展其長,各顯其能。
一個管理者的成功並不在於他自己能做多少具體的事情,而在於他是否能夠不拘一格選用人才,是否很清楚地了解自己每一個下屬的優缺點,是否能夠在適當的時候派“遜色”的員工去做他們適合的事情。
當然,成功的管理者一定是有容人之智的,工作就是工作,千萬不能夾雜管理者個人的喜好。也許你今天看不起的某個人,正是他日你事業轉機的得力之臣。
選用人才要不拘一格,這樣你往往會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你的員工也會因此而與你同心協力,共同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
逆旅二妻:鑒別人才要看關鍵能力
楊朱和弟子在宋國邊境的一個小客棧裏休息,發現店主的兩個老婆在長相與身分地位上的差別極大,就忍不住向店主人詢問是什麼原因,店主人回答說:“長得漂亮的自以為漂亮所以就舉止傲慢,可是我卻不認為她漂亮,所以就讓她幹粗活;另一個認為自己不美麗,凡事都很謙虛,我卻不認為她醜,所以就讓她管錢財。”
在我們現代企業中有很多的領導,有哪位領導用人能夠像這位旅店的老板一樣的公允分明呢?
如今的很多管理者,隻要一看見豔麗出眾的女孩子,不管她才能如何,都會盡收門下,給其以最輕鬆的工作和最優厚的待遇,留著養眼。而對於那些能幹、謙遜,但長相平凡的員工,這些管理者就讓其幹粗活,給的工資也很低。這樣的管理者,真是很讓人寒心啊!
當然,有一些管理者並不會“以貌取人”,但他們也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往往會存在著以“技術取人”的傾向。
某個公司裏,有一個人的技術能力很強,並且對新的技術說起來也是頭頭是道,這讓總經理對此人非常信任,甚至對他言聽計從,即便下屬中有不同的意見,他也一概不予理會,凡是此人的建議他都一一采納,並且還對他委以重任。而實際上,這個人除了在技術上有一些長處之外,在其他方麵一無是處,結果可想而知,這個公司最終敗在了這個人的手上。
點評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以貌取人的領導,最終會因此而傷透下屬的心,如果長此以往的話,能幹務實之人定會悄然離開公司,而貌美的花瓶不可能為公司帶來什麼效益,公司最終會以倒閉收場。
所以作為管理者,既要警惕以貌取人,還應該擺脫僅僅“以技術取人”的傾向,對人才的甄別,管理者要從本質上去認識,切不可以偏概全,盲目聽信。這樣,你才不至於錯失千裏馬,把朽木當成寶。
特別值得指出的是,對於華而不實的人,管理者一定要看透其本質,要真正做到把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對於那些恃才傲物,不守規矩的“特殊”員工,一定要精於管理,否則,稍有不慎,就會影響企業整體的戰鬥力。
鑒別人才的關鍵在於能力,切不可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楚材晉用”的啟示:為人才搭建平台
我們該如何正確地對待人才和使用人才?在《國語》中記載了兩千多年前楚國大夫蔡聲子的議論,說的是“楚材晉用”的道理。
在魯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大夫椒舉被楚康王猜忌,憤而投奔了晉國。椒舉經過鄭國的時候,遇到通使於晉、楚之間的楚臣蔡聲子,蔡聲子勸說並挽留椒舉,都未能成功。於是,蔡聲子返回楚國之後,令尹(宰相)子木問及晉、楚“二國孰賢”時,蔡聲子回答說:“晉卿不若楚,其大夫則賢,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楚實遺之,雖楚有材,不能用也。”
楚國雖有人才,但卻沒有用武之地,這就是問題的症結所在。蔡聲子還給子木講了楚國令尹子元的兒子啟投奔晉國的往事。子元是楚武王之子、楚文王之弟,有人向文王的兒子成王進獻讒言後,成王不置可否,啟就在忐忑之中投奔了晉國。晉楚城濮大戰之中,啟向晉國軍師先軫獻上離間之計,使得晉軍轉敗為勝,也就確立了晉文公霸主的地位。
楚國的人才為什麼會去投奔晉國?
首先,晉國的國君對身邊的賢士謀臣趙衰、先軫等知人善用,善待始終,為人才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寬鬆的環境;
其次,晉國當時的政策,是對他國之人不論親疏,不論貴賤,唯才是舉,唯才是用,這就吸引了一大批賢能之士甚至於楚國的王公貴胄與之共謀發展,共圖霸業;
再次,有才而不知、知才而不用、用才而不專,這是導致楚國人才流失的最重要的原因。
春秋後期,楚國的大夫沈諸梁管轄葉地(今河南葉縣南)時,曾問政於四處遊說的孔子,孔子告訴這位當政者說:“近者悅,遠者來。”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包含了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雙重含義。
對於企業來說,要想發展壯大,管理者就必須能夠以人為本,在管理中要為人才營造適合其成長的土壤,為其搭建成才的舞台,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各類人才的一技之長。一個公司、一個企業,隻要能夠用好內部的人才、吸引外來的人才,這個公司、這個企業就能夠發展壯大,走向成功。
點評
“21世紀最貴的是什麼?人才!”這是電影《天下無賊》中的一句經典台詞。的確,如果沒有了人才,企業何談發展?城市怎樣進步?
國之盛衰,係於人才。作為管理者必須調動人才的積極性,才能夠更好地發揮人才的創造性,才能夠成就我們的事業。
當然,僅僅引進人才還是不行,企業成功的關鍵在於用好人才,管理者必須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而對於人才來說,他最為看重的就是用武之地了,他最為渴望的就是擁有一個能夠讓他施展抱負和才智的舞台。這就需要我們的管理者為人才搭建一個平台,讓其有用武之地,讓其能夠真正把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