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用人的領導就像是看不清方向盤的舵手一樣,船翻了也是白搭。作為團隊的管理者應該有意識地淡化自己的專業才能,要用人之能,攻心為上,為自己的團隊配置合理的人員。
合理的人員配置是團隊成功的關鍵!在現實工作中,有很多的企業和團隊之所以失敗,往往就是敗在了沙僧這類的角色上,他們不具備軍師的素質,也不了解擒妖一線的實際情況,隻是憑借著自己“心腹”的身份而胡言亂語,這樣一來,大小事情都能被他們搞砸。所以,管理者一定要為自己的團隊配置好人員,把合適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
培養老鷹還是鴨子:選才要懂得選將才
老鷹和鴨子從表麵上來看雖然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但從本質上講,它們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
老鷹並不會有太多的鳴叫,它們在高空盤旋,注視著四麵八方,用犀利的目光追尋著獵物,並以最快的速度捕獲獵物;而鴨子卻隻能在水麵上生活,它們幾乎沒有任何能力去爭取什麼。
同時,鴨子整天都會嘎嘎的叫,換句話說,除了隻會嘎嘎叫之外,它什麼都不會做。在處理問題時,這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因為那是光說不練,缺乏執行力,於事無補。
可以說,老鷹是我們成就的典範,任何企業都願意擁有老鷹,而不願意擁有許多鴨子。
曾經,小陳去某大飯店住宿,他有飯店的訂房及確認證明。但當他到達時,此飯店已經客滿。而接待他的人告訴他說:他的訂房是無效的,因為飯店已經客滿了。
於是,小陳就向接待他的人要求自己的權利。
而那位接待他的人卻說:“飯店客滿了就是客滿了,我也沒辦法變出一個房間給你……”小陳對此沒有理會,他要求見那個人的上司。
那位接待者不高興地說:“他也一樣不會變出一個房間給你的。”
小陳對接待者說:“請你帶個能解決問題的人來!”
後來,經理出麵了。經理對小陳說:“我們這裏真的客滿了。一定是我們的工作有所疏漏,真是對不起!不過,我會盡快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的。我馬上打電話幫你找個適合的旅館,並且到這個旅館的交通費由我們來負責,這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在找到合適的旅館之前我可以先請您用個晚餐嗎?”
你認得出老鷹嗎?老鷹會做事,可以解決問題,而鴨子隻會嘎嘎的叫。
作為管理者,在自己的公司裏,在管理的過程中,你是否懂得如何來辨別老鷹和鴨子?隻會嘎嘎叫的鴨子,通常都會找一些理由或借口來掩飾自己的錯誤及無能,好一點的鴨子會將問題反映出來,而老鷹不僅會主動發掘問題,而且還會主動尋求最快的且最有效率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老鷹對公司的貢獻也是最大的。對於明辨是非的管理者來說,擁有一隻老鷹遠遠勝過擁有10隻甚至更多的鴨子。
點評
在企業內部,由於員工的能力大小和品行不同,執行力也就會有所不同。我們可以把這些員工比喻成“老鷹”和“鴨子”。
從管理的角度來講,企業裏的鴨子太多的話,大家就會在吃大鍋飯的心態下,使整個組織向下沉淪,導致無法留住人才。反之,如果企業裏的老鷹多過鴨子,組織內部就會形成活潑、樂觀、充滿挑戰性及創意的企業文化,自然而然地帶動企業的發展壯大,並且還會不斷地吸引優秀人才的加入。
作為管理者,一定要警惕企業裏的鴨子,要想方設法留住企業裏的老鷹。而作為企業的員工,一定要防止自己變成鴨子,要拒絕與鴨子為伍,多與老鷹接近,時時提醒自己、審視自己,千萬不能夠讓自己變成隻會嘎嘎叫卻沒有行動力的鴨子。
隨意彎曲的湯勺:對待人才不能先入為主
電影《22世紀殺人網絡》中有這樣一句對白:“你已經把這個湯勺給固定地看做是湯勺了,所以你就不能夠讓它隨意的彎曲;而在我的頭腦裏根本就沒有這個固定的概念,所以我才能夠讓它隨意的彎曲。”
這是一部科幻電影,其中的情節自然是荒誕離奇的。但這句對白所包含的寓意卻給了我們不少的啟發。
當我們給身邊的人或事貼上某個標簽的時候,就不會再有其他的什麼可能了。隻有我們開放地去看事而並不局限於自己原來的觀念時,才會擁有很大的彈性、很多的可能。
同理,在企業中,管理者對待下屬的觀念,同時也決定了下屬所能發揮的作用。
強是一個公司的營銷經理。在一次上午舉行的月度營銷例會上,他發現會議都進行20分鍾了,居然還有一位業務員沒有到會。強說:“這個業務員平時就很懶,也不把我這個營銷經理放在眼裏,如果不是因為他能拉到業務,我早把他開除了。”
然而,就在會議過去半個多小時後,這位業務員出現在了會議室。強立刻把會議停下來,開始了對這位業務員的“批鬥”。在強“批鬥”了10多分鍾後,這位業務員說:“我剛剛在和一個客戶簽合同。”強卻認為他在狡辯,剛要發火時,這位業務員拿出了那份合同,合同的簽訂日期確實是當天。
後來,這位業務員辭職去了競爭對手那裏,令強所在的公司丟失了一大筆客戶資源。
其實,這一整件事情的發生,都源於強對那位業務員的固有觀念,他主觀地定義了那位業務員的行為,最終導致了錯誤的行為。
點評
我們對事的觀念,決定了它所能發揮的作用。
作為管理者,當你給下屬貼上了某個標簽的時候,就不會再有其他的什麼可能性了。也就是說如果管理者給下屬貼上了“懶惰”的標簽,那麼無論下屬如何努力,管理者也會固執地認為下屬會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去偷懶。
很多時候,管理者會用一種固定的觀念,在一個固定的框框內去看待他的下屬。這個時候,下屬就失去了自己的創新和突破的空間。在此情況下,下屬的空間也就隻剩下管理者給其定義的那個框框了。而這仿佛印證了管理者對此的觀念,甚至為此觀念提供了支持,於是管理者便會說:“看,我說得對吧,他就是這個樣子。”
管理者對待下屬的觀念,會直接影響管理者對待員工的行為,也會影響員工自己的行為。所以,好的管理者應當“空”掉或者說放下自己固有的觀念、概念、假設去對待員工,這樣才能夠使員工有自己發揮潛能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