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處理當然不合適,但我們事後並沒有批評他,隻是告訴他:‘你有這個膽量很好。隻是以後遇到這種事情,送一份水果或者一份點心,就可以了。’要是我們讓他賠償免單的那部分損失,其他的員工今後就不敢處理類似的事情了,如果這種小問題被激化了,再解決起來就會很麻煩。”
怎樣對待馬
馬並不是工具,而是能夠與你生死與共的夥伴,而要想讓馬兒對你忠誠,僅僅給足草料是不夠的,還應該在各個方麵善待它,與它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波特曼麗嘉酒店之所以能以員工滿意度最高分榮登“亞洲最佳雇主”榜首,是因為在“對公司哪一方麵最滿意”的回答上,員工一致這樣填寫:“酒店把我們當紳士淑女看待”。聯邦快遞的馬來西亞分部在“亞洲最佳雇主”中排名第六。該公司的格言是:“如果我們對員工好,員工就會對顧客好,那樣我們的收益也就會好。”從過去10年中該公司在亞洲市場上的驕人業績就可以看出,他們的格言是有戰鬥力的。
點評
“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廠,燒掉我的廠房,然而隻要留下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被譽為“企業管理天才”的IBM的沃特森這樣說。企業的管理上用人是關鍵。
對員工的評判,管理者不應該以其學曆或資質為標準,而應該以其是否適合崗位為標準,隻要是能夠勝任工作的員工就是好員工,不論他是在基層還是中層。
企業在招聘員工時應該形成自己的招聘體係,對應聘者進行行業及專業知識和能力、態度及心理的測試,從客觀上看其是否適合崗位的需要,這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企業僅僅有人才是不夠的,管理者必須學會怎樣有效地用人才行。隻有因人施用,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的潛力,才能夠使人盡其才,公司才能夠真正地留住人才。
公司的成功依賴的是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企業必須為員工量身訂做良好的培訓機製和方法,在員工獲得發展與進步的同時,企業也就會獲得成功。
有競爭才有進步,老好人式的管理者不但不能夠推動企業的進步,反而會阻礙企業的發展。作為管理者必須製定完善的考核和激勵製度,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基本原則,讓員工在激烈的競爭中推動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要想員工對工作、對企業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管理者就必須給員工以滿意的薪水,給員工以穩定的空間,要幫助員工解除後顧之憂,這是提升員工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
馬失前蹄並不可怕,管理者應該從中看到積極的一麵。在鼓勵員工積極性的同時,可以給他建議,說一下自己的觀點。這樣既不會打消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可以避免下次再有類似的“馬失前蹄”事件發生。
不過,作為管理者,僅僅給予員工高薪是不夠的,還應該使員工認同本企業的文化,把在本企業工作看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管理者僅會相馬是不夠的,要想真正發揮人才的核心競爭力,還要學會正確地用馬、馴馬、賽馬、留馬。如此堅持不懈,才會獲得最終的成功。
傘包的故事:管理者應如何樹立員工的責任心
有一家軍工企業,以生產降落傘為主。每當生產出十個傘包的時候,就會由十位傘兵背著這十個傘包從試驗塔上往下跳,以檢驗這些傘包的質量是否合格。然而,由於傘包總會有某些質量問題,所以每次檢驗十個傘包就會摔死一個傘兵,鑒於此種情況,廠領導立即組成了質量檢驗專家小組對每一道生產工序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然而卻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可是傘兵由於傘包的質量問題而摔死的事件還在發生。
廠領導為了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來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也是為了使企業能夠長久的生存下去,所以做出決定:重金聘請一位新主管來解決這個問題。
沒過多久,有一名軍人應聘了這個職位,擔任了新主管。新主管到任後,即刻頒布了一條新的規定:“所有生產傘包的工人在生產出傘包後,都必須背著自己所生產的傘包從試驗塔上往下跳,以此來檢驗傘包的質量。”新規定實施之後,傘包的質量問題也隨之消失了,從此之後,該企業的產品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企業也因此而發展壯大起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為一名企業的員工,就應當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另一個生命去珍惜,因為隻有在企業存活且發展的前提下,個人的生活才能夠不斷地改善。也就是說員工在企業中必須有主人翁精神,要把企業當作自己的企業,為它的存活、為它的發展負責並操心。
有位企業高管曾說:“企業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就是企業的防火牆。”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很多企業巨人之所以轟然崩塌,往往與員工的工作責任心缺失有關。隻有當企業中的所有員工都在為企業憂而憂,共同麵對企業所有的問題時,企業才會破解所遇到的問題而飛速發展。
點評
員工的工作責任心缺失,跟管理者有很大的關係,作為管理者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時時處處注意培養員工的責任心。
常言道“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如果我們的防火牆出了漏洞,病毒就會無孔不入。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管理者應該呼喚員工的責任心。隻有當全體員工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積極認真地投入到各自工作中時,企業各部門之間才能夠互相配合,協作共贏,企業才能夠平穩地發展壯大。
隻有每名員工都樹立起高度的責任心,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的成長才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企業才會更好更快地發展,取得最終的勝利。
成功的企業,需要完善的規章製度、蓬勃向上的企業文化及富有責任心的員工。優秀的管理者,必須能夠培養員工的責任心,激勵員工的鬥誌,並為員工樹立好的榜樣!
離職風波:你得到,因為你付出
小張對小王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
小王建議道:“我舉雙手讚同你的意見!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兒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小張問:“為什麼?”
小王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工作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當一麵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的損失。”
小張覺得小王說得非常在理。於是開始努力地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之後,小張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
後來,再見麵時小王問小張:“現在是離開的最好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
小張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準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要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小王的初衷。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工作,隻有當他的付出大於所得時,才能夠讓老板真正看到他的能力。同樣,隻有老板真正看到了員工的能力大於其位置時,他才會放心地給予員工更多的機會來替他創造更多的價值。
點評
作為管理者,要善於管理和引導員工,要讓員工明白:隻有付出才能得到。
在管理中,管理者要通過引導來改變員工“替企業打工”的思想,讓員工覺得他來企業工作是一種學習,是一個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讓員工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懂得感恩,懂得幫助別人。
比如我們的銷售人員,並不僅僅是銷售產品就可以了,還應該幫助顧客解決問題,要不計得失地先付出。如果我們能夠抱著幫助別人的思想去銷售產品,業績自然就會大幅上升,我們的付出是不求回報的。而事實上,在付出之後,自然會得到回報!
管理者要讓員工明白:付出就能獲得業績,付出就會有收獲。“大付出大回報,小付出小回報,不付出沒回報。”
你得到,是因為你付出。在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沒有取得成功,那是因為我們付出的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