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崇拜心理特征及功能(2)(2 / 3)

這個神話故事說明個人的信仰是離不開人民的信仰的。即使是一個巨人,一個神,隻有靠近人民才能擁有戰無不勝的力量,一旦脫離了人民就失去了一切力量,仍至個人生命,在個人信仰形成的過程中,是離不開人民的整體信仰的,個人的信仰隻有符合人民的整體信仰才能變成前進的動力。

信仰的分類

信仰,是人們對事物、思想或主義極度尊崇和信服,並把它奉為自己行動的準則和指南,甚至終生深信不,執著追求的一種意誌行為。

信仰以分為科學信仰和非科學信仰兩種基本類型。科學信仰是指符合客觀規律,產生於實踐,被實踐檢驗是正確的,並隨著實踐的發展日趨完善的信仰,這種信仰對社會曆史的發展有推動作用。

非科學信仰依靠主觀臆造或所謂神的啟示,充滿了虛偽和欺騙,它是落後和愚昧的象征,是束縛和禁錮人們思想的精神枷鎖,阻礙、延緩社會的發展進程。

在人類曆史長河中,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堅持真理,為真理而戰鬥,甚至犧牲的人數不勝數。無產階級革命理論家以馬克思就是一位突出的代表。他的一生,除衛真理以外從不信仰任何東西,除了向真理以外,從不向任何東西低頭。

像馬克思這樣終生信仰真理,為真理而半爭的勇士可以說是太多了。1600年,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布魯諾在羅馬的鮮花廣場上為自己的信仰獻出了生命。由於堅持“太陽中心說”,布魯諾於1592年被宗教裁判所逮捕,在漫長的8年監禁中,他受盡了各種酷弄,為了讓他放棄對“太陽中心說”的信仰,衛道士們用燒得沸騰的油往他身上澆,但他毫不懼色,堅定地說:“高加索的冰川,也不能冷卻我心頭的火炬!”當火型柱上的濃煙烈火在他身上燃起時,他堅定的高呼:“火並不能把我征服,未來的世紀會了解我,知道我的價值的。”在今天看來,太陽中心說?已經成為婦孺皆知科學的真理,是任何人也再也無法動搖的了。可是這一真理的誕生,卻曾讓信仰她的人付出過沉痛的代價。

信仰真理是一種科學信仰,是由真理本身決定的。保謂真理?真理是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們頭腦中的正確反,是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的任合和一致。真理揭示了事物發展的必然的客觀規律性,能夠為人類指明前進的道理。誰信仰真理,誰就有無窮無盡的動力。當然,信仰真理,並不是為獲取擁有真理的榮譽,而是真理本身於人類有益,能夠造福於人類和為人類服務。

非科學的信仰包括信仰各種錯誤荒誕的理論;信仰金錢各利;信仰神靈等等。可以這樣說,除信仰真理外,其它的信仰都是非科學信仰。世界早存在著多種多樣的事物,人們對其看法也就多種多樣,因而人們的信仰也會多種多樣。解放前,信仰上帝、信仰鬼神,信仰命運、信仰江湖義氣、信仰忠教節義等,真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這些雜七雜八的信仰都是非科學的。舉一個舊社會最常見的例子家家都有一個灶王爺,傳說灶王爺會升天,在玉皇大帝麵前奏說各家各戶一年的情況。信仰灶王爺的人家為了求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麵前說好話,別說壞話,許多家庭都供奉灶王爺並寫上“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貼在灶王爺“神龕”兩旁。類似這種傳統的非科學信仰,在舊社會嚴重地禁錮著人們的頭腦。改革開放以來,一些非科學的信仰隨著市場經濟及國門的開放,也乘機冒出來,嚴重地腐蝕著人們的思想意識,影響人們對真理的科學信仰。在一些個別人頭腦中還出現了“信仰危機”。非科學信仰的出現,既在社會曆史根源,也有一些現實的錯誤思想根源。

社會主義社會優越於舊社會但它畢竟是從舊社會脫胎出來的,必然還會殘存著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各種非科學信仰。現代科學文化還很不發達,經濟還是落後,對於信仰的科學性分不清楚。特別是由於“文革”兒潮,攪亂了真理與謬誤,顛倒了正確的是非觀念,損害了人們的純結心靈。這就使一些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對科學的信仰產生了懷疑,有些人甚至出現了“信仰危機”。

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信仰危機”與資本主義腐朽的思想侵蝕是分不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並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就使一些資本主義人生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趁機而入。一些本來是腐朽落後的東西,諸如“拜金主義”、“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等等,又重新抬頭。一些人在這些非科學的觀點和主義麵前是非難辨,有的幹脆信仰這些觀點和主義;有的則認為這些觀點和主義也沒有什麼不好;有的則自認為產生了信仰危機,幹脆什麼也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