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熱性”,是指將崇拜心理推向極端,導致一種極度的狂熱,從而為社會的發展帶來消極後果的一種負向效應。而且,狂熱性會帶來理智的下降,不顧崇拜心理的限度,把本來合理和適度的崇拜內容,推向其反麵,變成消極的崇拜。如,在當前一些青年人出現的“上網熱”“大話西遊熱”等狂熱的崇拜現象,就是表現出來的一種缺乏科學性分析和不能冷靜地調控情感的一種狂熱崇拜心理。
崇拜心理是人們的一種情感態度,崇拜內容和對象的選擇,以及崇拜的強烈程度,是需要靠理性思維來控製和把握的。否則,一任情感的自由渲泄和發展,就勢必使崇拜心理的負向效應出現。而一旦出現負向效,由於暈輪心理效慶的作用,就會進一步泛化和擴大化,出現難以控製的心理狀態,就使崇拜心理的負向效應迅速朝高潮化方向發展,其後果往往是始料所難及的。
自覺地在崇拜行為中適時進行調控,以避免負向效應的產生。是我們兩對崇拜時所要持有的態度,如果已經產生,就要適時進行糾正,千萬不能任其發展。當然,從理論上來分析和認識崇拜心理的負向效應是比較容易的,難就難在如何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適時的適度的把握。為了更有利地克服崇拜心理的負向效應,介紹一下雅努斯思維,即兩麵神思維的作用。
“雅努斯”是古羅馬神話的一尊神。他的腦袋前後各有一副麵孔:一副看著過去,一副注視著未來。如果留心古羅馬錢幣,便可發現,那上麵常有這尊神的形象:他一手拿著開門的鑰匙,另一隻手卻拿著警衛的長杖。
雅努斯兩個麵孔說明:人類觀察大千世界和紛紜人生,不能隻顧及逝去的歲月,也要關注時刻迎麵而來的未來,它啟迪人們有時要從兩個不同的相反相成的角度去思維。這就是兩麵神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主張積極地構想兩個或多個並存的,或者同時起作用、同樣正確、但彼此卻完全對立的概念、思想和印象,以從中發現更加完美、更加反映事物本質和運動規律的認識或概念,形成創造性的正確思維成果。
為了給似更多的可以把握的自由,就要用兩麵神思維處理崇拜心理和行為,這往往使人能具有更成熟的人生心態和更明晰的行為效率來對待崇拜心理。即盡量發揮崇拜心理的正向效應,而減少或消除其負向效應。
正確把握崇拜心理的兩向性特征就要首先把握心理特征的實質。心理特征,是指各種生要的和持義的心理特點,它包括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個性心理特征是通過心理過程形成並在心理過程中表現出來,它反過來又製約著心理過程。因此,一個人如能在實際生活中正確把握崇拜心理的兩向性特征,就要在心理過程中注意對自己的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等隨時注意調整,注意培養這些心理過程的正向效應,以保持一種科學、正確的適度的崇拜心理。
崇拜心理與迷信心理
崇拜作為對某一事物或對象所表現出的極度尊敬和信賴的心理狀態,一般是通過人的行為表現出來。
崇拜心理既可能是現實的虛紀的反映,也可能是現實的真實反映。狹義的崇拜指宗教崇拜,廣義的崇拜把它看作是人特有的心理現象。崇拜心理是人的精神支柱,具有特定的能動性,可以成為人們行為的推動力。從一定意義上講,建立在較為理智認識的基礎上羅為自覺和持久,並具有積極的社會效應;相反,建立在迷信基礎上的崇拜,則是盲目的,具有水分極的社會效應。
崇拜和迷信有時會交織在一起,產生一種十分複雜的心理狀態。平時人們有句話叫做“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是對複雜心理的一種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