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英雄崇拜心理(2)(3 / 3)

與此同時,民間的英雄崇拜則更多的是“清官”形象的英雄,或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或是“替天行道,殺富濟貧”的英雄。這其實是與統治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統治所倡導的英雄崇拜觀念相對立的一種英雄崇拜觀念。

隨著近代機器大工業的產生,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中,英雄崇拜心理可以說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資產階級英雄崇拜觀念一是提倡對個人英雄的無限崇拜;二是對神化英雄的否定。它自然是與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與封建階級的對立,和爭奪統治權的政治鬥爭需要有關,但在客觀上卻使英雄崇拜心理朝前邁進了一大步,即相對擺脫了神化英雄崇拜心理的影響,而使英雄崇拜心理現實化。至於對個人英雄的崇拜,雖說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表達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進步思想,但也同時為英雄崇拜心理又罩上了一層陰影。而且以後的曆史發展證明,對個人英雄崇拜的盲目性和狂熱性又給人類曆史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失。

革命英雄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和共產主義道德觀的表現,是無產階級以及一切革命者所具血的品質。它是在遵循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極大發揮,它對革命事業有高度的責任感,並充滿了事業必其的堅定信念。為了取得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排除萬難、永往直前。為了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不僅可以犧牲某些個人利益而且可以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

革命英雄主義不同於個人英雄主義,革命英雄主義是從最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出發的,所以它相信人民群眾是創造曆史的偉大力量,個人力量隻有溶化在集體力量之中才能發揮其作用。革命英雄主義崇拜心理的提出,有其極大的進步意義,使英雄崇拜心理獲取了本質意義上的進步。但這種崇拜心理的提出,在一開始隻注意對英雄所代表的利益是廣大人民群眾這一點上,而對這樣的英雄人物究競是個人還是一個集體的根本問題沒有弄清楚。再加上人們對傳統英雄崇拜心理的留戀,因此,這種革命英雄主義也有其曆史的局限性。而且,這種局限性所帶來的危害也確實是不可低估的。

英雄崇拜心理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兩種新的內容,一是對媒介英雄的崇拜;二是對集體(特別是領導集體,其中既包括政治集團的領導集體,也包括各行各業集團的領導集體)英雄的崇拜。

媒介英雄崇拜心理是隨著人類個性的充分發揮,及傳媒對人類的巨大影響而形成。就其實質來說,這是人類英雄崇拜心理的一種世俗化的重要表現,即人類對傳統的高大全英雄崇拜心理的一種異化。

人們對集體英雄的崇拜心理,是基於當前社會的高度發展,單個個人的力量已經逐漸讓位於群體的力量的特點而提出的。當前社會的各個領域的發展已愛步向人類表明,即使是像科學研究成果這樣曾完全依賴於某一科學發明創造的領域,也越來越明顯地為群體力量所代替。這主要是由於人類科學知識經過科學的分化之後(科學研究、創造的成化,即科學知識分科的精細化,曾使各個精細的學科湧現出數以千計的科學家),又逐漸地出現了高度綜合化的趨勢,這種高度綜合化的科學研究任務,是不能由僅掌握幾門科學知識的個別科學來勝任的,這就需要科學家之間通過合作,才能在各個領域有所建樹。這樣取得的科學成果,不可能是某個科學家個人的功勞。如果說是由某個人來牽頭才是比較合乎客觀實際的。這種現實情況不可能再突現出個人的絕對權威性,因此也就很難再形成對某個人的崇拜。科學研究是這樣,其他領域,其中包括政治領域,也無不如此。因此說,對群體英雄的崇拜現實,已向人們昭示了一種新的崇拜心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