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添油加醋型
這種人接受新生事物很快,撿到新鮮言辭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就像要給生活增加佐料一樣。因此,他們總是躍躍欲試,不吐不快,把聽到的一些精彩言論,很快地加以模擬應用,並推陳出新。缺點是不能對這些言論進行更深的研究,遇到問題時沒有主見,不能獨立麵對困難,性格軟弱。
9.嘩眾取寵型
這種人喜歡到處扮小醜,模仿古怪的動作,或在頭上戴個紙袋說些滑稽的笑話。嘩眾取寵引人注意是他們行為的原始動機。他們十分善解人意,懂得體貼、關懷他人,隻是尚未失掉童稚之心。他們懂得享受生活,即使80歲了,仍然會去蕩:秋千。
10.標新立異型
這種人獨立思維能力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於普遍的說法常持否定的態度,他們“標新”是為了“立異”,做事常常獨樹一幟、與眾不同。他們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敢於向權威與傳統挑戰。他們的優點是不受禮法約束,精於謀略,開拓性強。缺點是不能冷靜思考,容易偏激從而不被世人理解,往往孤立無援,最終毀於一旦。他們最適合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做一些有開創性的事。
11.旁征博引型
這種人知識麵寬,隨意漫談也能旁征博引,古往今來,天文地理都能指點一二,顯得無所不通,學問高深。但是由於腦子裏裝的東西太多,導致係統性差,從而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思想性和深度不夠,評說問題就像蜻蜓點水,抓不住要領。他們做某件事情時,可以產生幾十個方案,但可能都觸及不到問題的關鍵。所以他們如果能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做到駁雜而精深,直接把握實質,他們就會成為優秀、博精的全才。否則,就會變成看似什麼都懂,實際什麼都不懂的人。
12.溫柔平順式
這種人語言人的特點是溫和平順。在性格溫潤柔弱,不爭好強勝,權利欲望平淡,與世無爭,講究以“和”為貴。優點是為人處世講求平和順暢,易與人相處。缺點是意誌軟弱,膽小怕事,原則性不強,常常屈從於權威等,對人、事采取逃避態度。這種人如能磨煉膽氣,知難而進,就會成為一個外顯寬厚、內存堅毅的剛柔相濟之人。
從稱呼操縱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稱呼用語有很多種。比如說,已婚婦女在向別人提起自己的丈夫時會說“我們家那口子”、“我丈夫”、“我先生”、“孩子他爸”、“××(名字)”等等。
從這些稱呼可以看出夫婦間的親密程度,而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從人們相互間的稱呼可以推測出雙方心理上的距離。
1.稱呼“××先生”或“××科長”等
“××先生”以及“科長”、“部長”等官銜,常見於和工作相關的有上下級關係的交往中。
稱呼對方時加上頭銜,表示重視對方的地位,也傳達出讚許的意思。因為這樣會讓對方覺得很高興。也有人這樣做是表明他對權力和權威比較難以抗拒。
但是很多時候,雖然當麵以“科長”、“處長”、“主任”等官銜稱呼,背後同事部下之間卻更多地以綽號如“大猩猩”等來稱呼上司。本來很可怕的上司,一旦給起了動物或卡通人物的名字,就頓時變得可愛起來,這比稱作“××科長”更顯得親近,這就是稱呼的作用。
同事或同等關係的人們在交往中,如果還彼此稱呼“先生”,在公司外麵見到的時候也要用敬語,就表示他們的心靈之間還有一定距離。
2.稱呼“您”
在演講和其他場合中,聽講的人往往知道講師的名字,稱之為“××先生”;而講師對聽眾的麵孔一時間還不熟悉,通常會使用“那位先生”、“您”等的稱呼。
“您”雖表示尊敬,但是冷淡的用語,讓人感覺不到親近。如果僅是初次見麵還沒記住名字時這樣稱呼尚可,如果認識很久了依然如此,則表明了此人沒有意願和對方發展親近的關係,試圖在心理上和對方保持距離,希望對方互不侵犯,保持“你是你”、“我是我”的態度。
3.稱呼“小×”
姓前麵加“小”字的叫法很普遍。人們對關係較好的人會稱呼“小李”、“小王”什麼的。人與人之間走的越近,說話也就越隨便,由開始的“××先生”漸漸演變為“小×”,最終變為愛稱。盡管年齡不輕了,但還被人叫作“小×”的人,是由於他身上有令人感到親切的東西。
4.直接稱呼姓名
有些女性把自己的戀人叫做“××(名字)先生”,從女性心理的角度來看,這表明兩人關係介於朋友和戀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