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淺笑型
這種笑容常會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讓人感覺自己的行為得到了回憶。一般情況下,這種人很少或根本不去參加社交活動,屬於自我封閉較強的類型,他常認為自己雖深居簡出,但卻知天下大事。事實上,由於閉目塞聽,往往不免思維狹窄,甚至造成“自我否定”,以至自暴自棄。但他不失儒雅風度,凡事三思而行,總能較好地把握分寸。
從說話風格操縱人心
語言是鑒定一個人品性的重要依據。因為人的思想及情感往往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同時,語言風格也是個人品格修養的顯示器,一個人的品格修養會在其或俗或雅的語言風格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1.高談闊論型
這種人認為辦大事者應不拘小節,因此常常不大理會細節問題,瑣屑小事從不掛在心上。在生活上,他們從來不會在乎西服掉了一兩顆紐扣之類的芝麻綠豆小事。他們考慮問題宏博廣遠,善於從宏觀、整體上把握事物。他們的思想富於創見和啟迪性,即使不是“絕後”的,也往往有“空前”的意味。缺點是理論缺乏係統性和條理性,論述問題不能細致深入。由於不拘小節而可能會錯過重要的細節,給後來的事情埋下隱患,所以,“千裏之堤,潰於蟻穴”的道理是他們最應注意的。
2.風趣幽默型
說話風趣幽默的人,想像力豐富,頗具創造力,而且看重自由自在的生活,崇尚快樂自由的個性。因為他們發現,在很多場合下,適當的玩笑可以消解壓力,調節拘謹得令人窒息的氣氛,因此他們經常運用幽默來改變緊張的氛圍,從而成為受大眾矚目的“減壓員”和“空氣調節師”。
他們童心永在,是頑皮、愛開玩笑的人,他們已經找到幽默在生活中所蘊含的力量,而且希望把這股力量帶給真正需要它的人,同時也使自己的生活充滿喜劇色彩。
3.辛辣諷刺型
這種人知識豐富、言辭激烈而尖銳,對人情事理理解得深刻而精當。
他們天生懂得嘲弄而且對生活的觀察細致入微,往往視角獨到。他們有能力把彌漫在政治、經濟和娛樂界的弊端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但更重要的是,這麼做能夠表現出他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憤慨。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們寧可透過重點式的誇大和諷刺為改變而戰,也不願悶悶不樂、怨天尤人。
他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反應也快。針對他人的能力,他們往往都能居高臨下,做一個批判者。
4.挖苦損人型
這種人是文學愛好者,總愛話裏有話。一開始,別人以為他們機智風趣、視角獨到,但最後,終於發覺他們心懷叵測,並不在乎他人。在許多方麵,他們和自嘲型的人有同樣的心理,不過他們往往是指桑罵槐更為隱秘。他們相信先下手為強,不過,他們的矛頭是指向那些令他們緊張和恐懼的人與事。隻要他們覺得自己沒有成就,就開始嘲弄別人的成就。
他們的挖苦兼嘲笑就像一劑毒藥令人痛不欲生。其實,這一切反而反映出他們心中的消極思想以及對自我的否定。他們希望在對比中否定他人,抬高自己。但事與願違的是,無論他們多麼擅長挖苦,多麼精於刻薄他人,卻永遠無法放開自己。
5.犀利鋒銳型
這種人言辭鋒銳,抓住對方弱點就狠打猛打,不給對方絲毫回旋的機會。他們善於抓問題要害,而且往往一步到位,常以問題專家的眼光去看待對方。所以他們有可能會忽略從總體、客觀上把握問題的實質與關鍵,而舍本逐末甚至斷章取義。
6.從容平和型
這種人性格優雅平和,為人寬厚仁慈,他們說話做事不僅從容不迫,而且十分嚴謹,決不會輕易得罪一個人。他們為人處事豁達又有規範,而且周密細致,反應敏捷果斷,屬於細心思考型人才,但又有恪守傳統、思想保守的傾向。如果他們能對新生事物持公正包容而非偏見排斥的態度,就會變得更加從容平和,具備長者風範。
7.自我嘲諷型
這種人心胸較為開朗,能夠像魯迅一樣自嘲,這也可能是他們維持平安幸福的秘訣之一。被自己嘲笑,其實也是改掉自己缺點的一種方法。先別人一步嘲諷自己,無形中排除了外來的某些可能的誹謗,使自身的處境較令人同情或愛憐。事實上,這已成為他們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