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愛情與人的心理(4)(1 / 2)

聰明上講的女性常常對男性的精神素質要求很高,憧憬著建立一個伴侶型並有支持感的家庭,把選擇愛人看成是選擇生活。聰明美貌、文化素質和學曆都較高的女性,她們期望著組織一個精神生活充實並有較強支撐感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夫妻之間不僅有共同的生活情趣和理想追求,而且還要有共同的語言。女性常常要求對方氣質好、性格好、有文化、有事業心。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仰慕之情所支配,當女性對異性有了仰慕之情以後,就會產生一種強大的情感驅力。所以,這種類型的女性所尋找的對象,常常是能夠激起她們產生崇拜感的男性。而且這類女性還常常愛上比自己年齡大得多的男性,因此他們的學識和成熟常讓這類女性敬佩和愛戴。這類女性渴求真愛,要求不僅雙方要互相理解,而且在生活誌趣的思想感情等方麵能夠激起共鳴,並且對男性具有較深的仰慕之情。愛情就是要持續地如此互相投注愛的能量,才能累積起兩人共有的感情基礎,然後到偶然有一方軟弱了另一方應給對方提取安慰支持的力量。

自強、協作心理

獨立自強的女性,希望找到一個能理解自己的丈夫,憧憬建立一個以事業為基礎的協作型的家庭。在當今的社會中,事業型的女性越來越多。處於青年中晚期特別是教養優良的高等學曆的女性,她們的獻身精神和進取心已和以自信心、獨立性為特征的自強心理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了。因而,她們要求男性能深刻地理解自己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充足的自信力及對創造的向往等,當然她們也要求男性在生活中對自己體諒、保護、關心。在生活和事業的天平上,這類女性更看重事業。她們在選擇對象和選擇職業時常把有利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個性和聰明才智放在首要位置。因為她們大部分都是生活的佼佼者,具有著較強的創造意識和心理自豪感。因此,作為她們丈夫的男性,應理解妻子、支持她們的事業,不能是個大男子主義十足的男性,否則就會給家庭帶來不幸。當然,這類男性本身也應對自己的才能更有足夠的自信。

馬克思與燕妮的愛情被人們稱之為最高尚、最美麗、最偉大的愛情。他們在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在情感世界裏,為對方獻上人間的真情與美感。燕妮曾說:“他的道路就是我的道路,他的思想就是我的思想……相信我們目標的一致,要不然我為什麼獻身於他而不是別的一個人呢?”

寄托心理

有很多女人,尤其是美麗青春的女人,都忍不住地會掉進這個陷阱,就是希望有一個非常疼愛自己的男人,以使自己輕鬆度日。

勤勞純樸的女性,往往十分注重男性的品質和能力,憧憬著建立一個主仆型的家庭,她們把整個的人生都寄托在丈夫身上。對於文化素質較低、勞動強度較大的廣大農村的女性來說,還不能完全擺脫文化顧慮、經濟顧慮、職業顧慮等,和城市女性相比,她們的條件和要求比較簡單,往往看重男性的能力和品質,希望組織一個主仆型的家庭,而在這樣的家庭中,女性非常遵從丈夫。在這種主仆型的家庭中,丈夫是家庭的軸心,妻子圍繞這個軸心服務,一方精神完全獨立,另一方則百依百順,使家庭和睦、寧靜、幸福。當然,這類的家庭為大丈夫的心理提供了惡性發展的溫床。

以上對不同類型的女性的愛情心理進行了分析,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女性,其成熟度的標誌都是對自己的需要和個性具有清晰的把握,應憧憬與哪類男性結合才是合適的。值得一提的是,女性應力避勢得和虛榮的惡劣影響,因為勢利使人庸俗,虛榮使人輕浮。須知愛情並不是靠身外之物而產生和維持的。

現代男性的愛情觀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男性在這個時代,通過種種方式使自己的存在優化,男人在擇偶的條件上,主要表現在,渴望柔和沉靜嫻淑的女人對待愛情的態度是,愛情的萌發要比女性要快的多,熱情的多,更易一見鍾情。

男性的擇偶標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所處的環境以及所受到的文化教養。一般說來,他們總是站在男性的共同立場上審視異性和估價自己,因此,某種普遍的標準許是依然存在的。作為一個共同的心理傾向,男性較為注重女子的性情和外貌。男性的愛情心理常常認為幸福婚姻的基本因素就是愛情,更視愛情的價值和地位,並把追求愛情和與之建立兩性間親密關係的女子的性格魅力和形體魅放力在重要的抉擇天平上。